[发明专利]一种口蘑试管菌预培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22169.8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3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柴玉霜 | 申请(专利权)人: | 柴玉霜 |
主分类号: | C12M1/34 | 分类号: | C12M1/34;C12M1/22;C12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蘑 试管 培养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培育,尤其涉及一种口蘑试管菌预培养装置。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口蘑试管菌预培养装置。一种口蘑试管菌预培养装置,包括支撑框架,传送机构,培养皿,加药舱门,控制显示器,自理机构,杆端扣切机构,块茎细化机构和填料口;支撑框架内顶部设置有自理机构;支撑框架内中部设置有杆端扣切机构。本发明达到了机械裁切,减少人工参与来减少带入的杂菌污染,通过机械配比,保证了培养基的成分相等,防止因为成分不同导致的生长不均衡,而失去优质苗的问题,提高了育种的效率和选种的难度,降低了选种的条件误差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培育,尤其涉及一种口蘑试管菌预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巨大口蘑主要分布在云南的玉溪和普洱的热带地区,通常发生于6、7月份,是体型巨大,肉质肥厚,可食用的大型真菌,有着很好的经济效益,属担子菌纲伞菌目口蘑科,本物种是一种通常为白色或灰白色的土栖腐生大型菇类,旧属口蘑属,现时与型态近似的几个物种独立了出来成立新的一个属,本物种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可供食用,通常在低海拔的草地或大树的根部丛生;目前已能够人工培植商品化,取名“金福菇”。
现有技术中国专利CN105274010A针对已有的巨大口蘑人工培育难,无法满足供需的问题,公开了一种巨大口蘑菌株及其试管菌种与制备方法,其通过菌种纯化分离得到的纯培养物的方式,克服了巨大口蘑人工培育难,无法满足供需的问题,但由于巨大口蘑子实体菌柄和菌盖交接处组织块,通过人工裁切得到量小,无法满足实验所需的泛量,人工处理易使巨大口蘑产生杂菌滋生,从而会导致杂菌污染,实际生产效率低下,育苗萌发率低,培养基的成分不相等,导致的生长不均衡,而失去优质苗,提高了育种和选种的难度。
综上,目前需要研发一种机械裁切,减少人工参与来减少带入的杂菌污染,通过机械配比,保证了培养基的成分相等,防止因为成分不同导致的生长不均衡,而失去优质苗的问题,提高了育种的效率和选种的难度,降低了选种的条件误差的口蘑试管菌预培养装置,来克服现有技术中巨大口蘑子实体菌柄和菌盖交接处组织块,通过人工裁切得到量小,无法满足实验所需的泛量,人工处理易使巨大口蘑产生杂菌滋生,从而会导致杂菌污染,实际生产效率低下,育苗萌发率低,培养基的成分不相等,导致的生长不均衡,而失去优质苗,提高了育种和选种的难度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巨大口蘑子实体菌柄和菌盖交接处组织块,通过人工裁切得到量小,无法满足实验所需的泛量,人工处理易使巨大口蘑产生杂菌滋生,从而会导致杂菌污染,实际生产效率低下,育苗萌发率低,培养基的成分不相等,导致的生长不均衡,而失去优质苗,提高了育种和选种的难度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口蘑试管菌预培养装置。
本发明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口蘑试管菌预培养装置,包括支撑框架,传送机构,培养皿,加药舱门,控制显示器,自理机构,杆端扣切机构,块茎细化机构,填料口,观察盖和培养液预调机构;支撑框架内底部设置有传送机构;支撑框架右端中部与加药舱门进行转动连接;支撑框架有端中顶部与控制显示器进行焊接;支撑框架内顶部设置有自理机构;支撑框架内中部设置有杆端扣切机构,并且杆端扣切机构右端顶部与自理机构相连接;支撑框架内底端左部设置有块茎细化机构,并且块茎细化机构顶端与杆端扣切机构相连接;支撑框架顶端左中部与填料口进行焊接;支撑框架左端顶部与观察盖进行焊接,并且观察盖右端与填料口相连接;支撑框架内底端右部与培养液预调机构进行焊接;传送机构顶端设置有培养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柴玉霜,未经柴玉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21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