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电机网络系统的分布式同步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22152.2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2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韦笃取;钟国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P5/46 | 分类号: | H02P5/46;H02P21/00 |
代理公司: | 南宁新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9 | 代理人: | 但玉梅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网络 系统 分布式 同步 控制 方法 | ||
1.多电机网络系统的分布式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PMSM多机互联网络系统中构建节点数为N的PMSM网络拓扑结构;
步骤2:任意指定要实现其中n2个节点的部分同步,而剩余n1=N-n2个子节点不同步;
步骤3:通过在原有的PMSM网络拓扑结构基础上增加或移除指定连边,使得拟实现部分同步的n2个节点具有相同的相邻节点,从而使该n2个节点在整个网络中呈现对称结构;
步骤4:将该n2个节点视为一组簇网络节点,计算得到同步控制的耦合强度临界点,通过控制耦合强度值,即可使该N个节点实现全局同步或者使该n2个节点实现部分同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电机网络系统的分布式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构建节点数为N的PMSM网络拓扑结构的方法为:
在一个由N个相同节点经过耗散耦合构成的复杂动力学网络
中,其中为节点i的一个n维的状态变量,ε>0为耦合强度,Γ为含常数0-1的系统内部耦合矩阵,其表示网络系统中节点变量之间的耦合关系;
为网络拓扑连接矩阵;定义拉普拉斯矩阵将(1)式可改写成
引入分布式控制器ui,i=1,2,…,N,使得(9)式变为
其中,控制器ui为在原有网络结构下新增连边时所增加耗散耦合项,即
式(10)即为所需构建的节点数为N的PMSM网络拓扑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电机网络系统的分布式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增加或移除指定连边在网络拓扑结构中的计算方式为:使耦合强度ε保持不变,为网络结构变化连接矩阵,其中表示i和j节点之间新增连边,为移除连边,表示保持不变,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电机网络系统的分布式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强度临界点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计算:
根据单个PMSM系统的无量纲动力学数学模型
式中状态变量Id,Iq分别为d轴和q轴的定子电流,ω为转子角速度,σ>0、γ>0是系统无量纲参数;为方便表示,采用变量x、y、z分别表示原系统模型里的Id、Iq、ω变量,建立一个节点数为N的PMSM网络耦合模型为:
定义状态变量y的全局误差函数
式中代表变量y在时间t时刻的平均值,<·>表示全局时间平均,则当e≡0时表示网络全局同步;
指定节点n1+1、节点n1+2、...、节点n1+n2作为要实现部分同步的对象,引入分布式控制器,则公式(27)可改写为改写为:
系统参数γ、σ根据实际取值,用四阶龙格库塔(R-K)方法对微分方程(29)进行求解,步长取h=0.001,绘制同步误差函数随耦合强度ε逐渐变化时的曲线图,在e≡0时的耦合强度值,即为PMSM系统网络实现全局同步的耦合强度临界值;
定义各节点与节点n1+1的误差函数为:
△ei=<|yi-y2|>,i=1,3,…,N (6)
根据上述计算,绘制网络中各节点与节点n1+1的误差函数随耦合强度ε逐渐变化时的曲线图,找到当节点n1+1、节点n1+2、...、节点n1+n2实现同步时的耦合强度值,即为节点n1+1、节点n1+2、...、节点n1+n2实现部分同步的耦合强度临界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未经广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215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纸托刀模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