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智能写作作文本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22050.0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8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儒意;黄言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掌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40/186 | 分类号: | G06F40/186;G06F16/34;G06K7/14;G06Q10/06;G06Q50/20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1 | 代理人: | 沈振涛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智能 写作 文本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多功能智能写作作文本,其特征在于:包括场景作文原型单元(1)、点评单元(2)、共享单元(3)、自我推荐单元(4),所述场景作文原型单元(1)为作文本的整体框架,包括有场景原型练笔材料单元、思路解读单元、作文格单元、场景图单元,其中点评单元(2)、共享单元(3)、自我推荐单元(4)以二维码方式叠加在场景作文原型单元(1)的相应位置,通过扫码识别方式进入对应的单元查看相应结构,或通过作文本上的场景图与数据库里的场景图相似度对比,以进入对应的单元查看相应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智能写作作文本,其特征在于:所述场景作文原型单元(1)的场景原型为系列场景,是针对学生在每个年级、每个学期时写作平均水平基础上按照达标指标、提高指标智能匹配分类后的场景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智能写作作文本,其特征在于:所述场景作文原型单元(1)还包括范文及范文场景单元,该单元通过二维码方式叠加在场景作文原型单元(1)一侧,用于以扫码方式隐蔽性地提供解析场景作文范文,引导学生写作视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智能写作作文本,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评单元(2)用于在线老师或AI智能点评装置对场景作文原型单元(1)的作文格单元进行作文点评,其中作文格单元内的作文是以完整的图片方式通过扫描点评单元(2)的二维码进行传送、数据分析、引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智能写作作文本,其特征在于:所述共享单元(3)用于存储作文格单元的作文内容,并将其按照基本信息进行编辑、整理及存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智能写作作文本,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我推荐单元(4)用于传送使用者自己获得的场景原型练笔材料和/或范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智能写作作文本,其特征在于:作文本中文章及场景原型设置有独立的ID。
8.一种多功能智能写作作文本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作文本进行写作,具体步骤为:
(一)选择练笔材料
在场景原型练笔材料单元选择合适的练笔材料,通过阅读思路解读单元的思路解读,在作文格单元进行独立地写作,完成初稿;
(二)在线点评及分享
将初稿通过拍照方式,扫码进入点评单元(2),通过内部的在线老师或AI智能点评进行批改,使用者进行学习,完成练习;
(三)分享及范文学习
根据使用者情况,将步骤(二)中作文扫码上传到共享单元(3),在共享单元(3)内部按照基本信息格式进行存储整理,实现其他使用者共享;同时,使用者通过扫码自我推荐单元(4)进行上传使用者自己获得的场景原型练笔材料和/或范文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写作作文本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使用者通过扫描范文及范文场景单元的二维码,获得范文及范文场景资料,进行学习。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写作作文本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基本信息包括使用者姓名、文章分类ID、被打开次数、热度排名、上传时间、评分值、评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掌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掌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205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