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层流技术验证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22028.6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71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吕飞;赵彦;王斌;耿建中;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C1/06 | 分类号: | B64C1/06;B64C3/00;B64C5/02;B64C5/06;B64C9/00;B64F5/6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王世磊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层流 技术 验证 | ||
1.一种层流技术验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翼、双机身、外侧机翼、尾翼、动力装置,
其中,中央翼设置在双机身之间;外侧机翼位于双机身外侧;尾翼设置在双机身后部上方,包括双垂尾和高置平尾且为π字型;动力装置为翼吊四发形式,包括发动机短舱和挂架,中央翼的平面形状为矩形,前缘后掠角0°,展弦比1.2至1.3,面积为外侧机翼和中央翼总面积的50%至55%;中央翼的翼型为自然层流翼型,外侧机翼的平面形状为后掠梯形,前缘后掠角26°至29°,展弦比6.5至7,梢根比30%至35%,面积为外侧机翼和中央翼总面积的45%至50%,外侧机翼后缘设有襟翼和副翼,襟翼靠内,副翼靠外,襟翼面积为外侧机翼面积的13%至15%,襟翼最大下偏角为35°至40°,副翼面积为外侧机翼面积的6%至8%,副翼最大偏角为15°至20°或-15°至-20°,双垂尾的尾容量为0.1至0.11,垂尾平面形状为后掠梯形,翼型为相对厚度为10%至12%的对称翼型,前缘后掠角30°至33°,展弦比1.5至2.0,梢根比50%至55%,垂尾面积占外侧机翼和中央翼总面积的20%至25%,高置平尾的尾容量为0.8至0.9,平尾平面形状也为后掠梯形,翼型为相对厚度为10%至12%的对称翼型,前缘后掠角28°至31°,展弦比4.5至5.0,梢根比0.33至0.38,平尾面积占外侧机翼和中央翼总面积的30%至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验证机,其特征在于,双机身左右对称,单个机身长细比为9至10,等直段横截面为椭圆形,后体上翘角为10°至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验证机,其特征在于,垂尾包括垂直安定面和方向舵,方向舵面积占垂尾面积的35%至40%,方向舵最大偏角为20°至25°或-20°至-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验证机,其特征在于,平尾包括水平安定面和升降舵,升降舵面积占平尾面积的25%至30%,升降舵最大偏角为20°至25°或-20°至-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验证机,其特征在于,内侧动力装置展向位置位于外侧机翼30%至32%半展长处,外侧动力装置展向位置位于外侧机翼59%至61%半展长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202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web服务器发现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塔吊塔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