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狭小空间施工的吊笼工装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21559.3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4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子会;郑素青;许周喆;古华博;郝庆峰;徐超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B66F11/00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陈海滨 |
地址: | 26652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狭小 空间 施工 工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狭小空间施工的吊笼工装,上部模块、下部模块、动力模块;上部模块与下部模块进行可拆卸连接;上部模块包括顶板,顶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若干上部立杆;顶板上部设置有用来与动力模块进行连接的吊耳;下部模块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若干下部立杆;下部立杆与上部立杆一一对应,下部立杆与上部立杆进行可拆卸连接;所述底板与最下部护圈之间设置有一圈踢脚板。本发明通过套管、上部螺栓、下部螺栓的设置实现了实现了上部模块、下部模块的可拆卸连接,从而能够实现吊笼工装的拆分和合体,一方面便于现场进行工装的搬运,另一方面便于狭小空间内的施工;同时这种可拆卸连接方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狭小空间施工的吊笼工装。
背景技术
在无法搭设有效防护工装的狭小孔空间内部施工时,需要用到可移动的能提供有效安全防护的便于施工的吊笼工装。现有的吊笼工装大都采用一体或半体制作的方式,一体制作的吊笼工装尺寸及重量均较大,无法从施工空间狭小的位置进入施工位置;半体制作的吊笼工装无法提供有效的安全防护,无法避免高空坠物的打击。
因此现有的吊笼工装无法满足狭小空间内的施工现场需求,亟需设计一种能够应用于狭小空间施工的吊笼工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狭小空间施工的吊笼工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狭小空间施工的吊笼工装,包括上部模块、下部模块以及控制上部模块升降的动力模块;所述上部模块与下部模块进行可拆卸连接;
所述上部模块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垂直固定设置有若干呈矩形分布的上部立杆;所述顶板上部设置有用来与动力模块进行连接的吊耳;
所述下部模块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垂直固定设置有若干呈矩形分布的下部立杆;相邻下部立杆之间由下向上设置有多组护圈,所述护圈中有一处设置为活动护圈;所述下部立杆与上部立杆一一对应,所述下部立杆与上部立杆进行可拆卸连接;所述底板与最下部护圈之间设置有一圈踢脚板。
优选的,所述上部立杆和下部立杆均呈圆管结构。
优选的,所述顶板的四个直角处各设置有一根上部立杆,相邻上部立杆的中部设置有一根上部立杆。
优选的,所述吊耳共设置有两对且每对吊耳对称设置,一对位于顶板左右方向的垂直中心面上,另一对位于顶板前后方向的垂直中心面上。
优选的,所述活动护圈包括固定设置在下部立杆上的固定端以及转动连接在相邻下部立杆上的活动端;所述活动端与固定端之间通过插销进行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部立杆的底部套接有套管,所述上部立杆与套管通过上部螺栓进行可拆卸连接;
所述下部立杆的顶部套接在套管内,所述下部立杆与套管通过下部螺栓进行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最上部护圈下方的下部立杆上设置有扶手。
优选的,所述动力模块包括卷扬机、定滑轮,所述定滑轮通过滑轮吊耳固定设置在施工空间正上方;所述卷扬机上缠绕的钢丝绳活动端向上越过定滑轮后与上部模块上的吊耳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动力模块还包括防坠组件,所述防坠组件包括防坠吊耳、速差器;所述防坠吊耳固定设置在施工空间上方,所述速差器的一端固定设置在防坠吊耳上,所述速差器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上部模块的吊耳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15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