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纺织纱线的无槽排线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21370.4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0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陆恒;苏鹏宇;胡澄铭;朱刘斌;王之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凡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28 | 分类号: | B65H54/28;B65H54/74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扬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9 | 代理人: | 张晓斐 |
地址: | 214434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纺织 纱线 排线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纺织纱线的无槽排线装置,它包括主动轮、从动轮、第一缺齿齿轮、第二缺齿齿轮、摆动轮、摆杆、纱筒和电机;所述纱筒设置在平台支架上,所述纱筒下方通过摆杆与摆动轮连接;所述主动轮与电机连接,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相齿合,所述主动轮通过连轴与第一缺齿齿轮连接,所述从动轮通过连轴与第二缺齿齿轮连接,所述第一缺齿齿轮的缺齿部与第二缺齿齿轮的缺齿部交错相对设置。本发明使电机单向转动即可实现纱筒的横向移动,极大减少了电机耗电量和散热的要求,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纺织纱线的无槽排线装置。
背景技术
纱线在生产过程中,为了便于存放和转运,纱线一般都需要缠绕在纱筒上,通常先绕制成小辊,再由小辊绕制成大辊,纱线在缠绕时需要使纱线按照一定的规律均匀的排布在纱筒上。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是表面开槽的光棍做纱筒,参见图1和图2,通过纱筒在固定轴上的横向移动来达到排线的目的,有几下缺陷:(1)在排线过程中,电机需要实现正反转来完成机构的传动,因此电机存在较高的耗电量并且对散热也有较高的要求,生产成本高;(2)纱线的排线密度固定,无法自由调节纱线密度,只能通过更换纱筒来实现,而更换纱筒有时也达不到特殊密度的要求,生产效率降低;(3)纱筒高速运转时,纱线与槽摩擦损伤,造成纱线抽出毛羽,降低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纺织纱线的无槽排线装置,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质量。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纺织纱线的无槽排线装置,它包括主动轮、从动轮、第一缺齿齿轮、第二缺齿齿轮、摆动轮、摆杆、纱筒和电机;所述纱筒设置在平台支架上,所述纱筒下方通过摆杆与摆动轮连接;所述主动轮与电机连接,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相齿合,所述主动轮通过连轴与第一缺齿齿轮连接,所述从动轮通过连轴与第二缺齿齿轮连接,所述第一缺齿齿轮的缺齿部与第二缺齿齿轮的缺齿部交错相对设置,所述摆动轮设置在第一缺齿齿轮和第二缺齿齿轮之间,当摆动轮与第一缺齿齿轮齿合时,上方对应的是第二缺齿齿轮的缺齿部,当摆动轮与第二缺齿齿轮齿合时,下方对应的是第一缺齿齿轮的缺齿部。
一种纺织纱线的无槽排线装置,所述纱筒包括由下往上连接的底台、圆锥台和圆形管盖,底台上设有滑槽与平台支架连接。
一种纺织纱线的无槽排线装置,所述第一缺齿齿轮和第二缺齿齿轮均布有三个长度相同的缺齿部。
一种纺织纱线的无槽排线装置,所述摆杆上与纱筒连接的一端表面设有一个滑槽。
一种纺织纱线的无槽排线装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为渐开线齿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设置缺齿部交错布置的第一缺齿齿轮和第二缺齿齿轮,且两者之间设有摆动轮,摆动轮通过摆杆带动纱筒,使电机单向转动即可实现纱筒的横向移动,极大减少了电机耗电量和散热的要求,降低了生产成本。
(2)本发明的纱筒为光棍,可以通过直接调整电机功率来调整排线的密度,因此生产效率可以进一步提升。
(3)本发明的纱筒为光棍,避免了纱筒开槽对纱线的损伤,提高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纱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主视图。
图5为图3的侧视图。
图6为图3的俯视图。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凡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凡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13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