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源地学信息识别砂岩型铀矿补径排体系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21325.9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9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余长发;李瀚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6/29 | 分类号: | G06F16/29;G06K9/00;G01V8/02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闫兆梅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源地 信息 识别 砂岩 铀矿 补径排 体系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多源地学信息识别砂岩型铀矿补径排体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得工作区的原始遥感影像,将处理好的遥感影像导入到ArcGIS平台;步骤(2)、利用步骤(1)导入的遥感影像,在ArcGIS平台上开展构造、植被带以及水系带的遥感解译;步骤(3)、综合分析构造、植被带、水系带的解译结果,识别排泄带;步骤(4)、利用步骤(1)中导入的遥感影像识别区域发育的岩浆岩,作为备选的补给区;步骤(5)、将区域地质图导入ArcGIS软件中,最终确认补给区的分布范围;步骤(6)、结合古水文地质资料,确认古水流的动力条件及主要流向,确定径流区的分布范围;步骤(7)、综合分析,最终确认区域补径排体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源地学信息识别砂岩型铀矿补径排体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通过ENVI软件对原始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导出真彩色合成遥感影像;
步骤(1.2)、将真彩色合成遥感影像导入ArcGIS软件中,建立准确的投影坐标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源地学信息识别砂岩型铀矿补径排体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1)中,预处理包括几何校正、辐射校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源地学信息识别砂岩型铀矿补径排体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如下步骤,在ArcGIS软件中开展构造遥感解译,得到构造信息;在ArcGIS软件中开展植被带遥感解译,获得植被带分布信息;在ArcGIS软件中开展水系带遥感解译,获得水系带分布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源地学信息识别砂岩型铀矿补径排体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根据步骤(2)的遥感解译构造、植被带、水系带的结果,选择三者的交汇部位或者其中某两种要素的交汇部位作为局部排泄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源地学信息识别砂岩型铀矿补径排体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1)、通过步骤(1)中导入的遥感影像,建立岩浆岩解译标志;
步骤(4.2)、在ArcGIS软件开展岩浆岩的遥感解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源地学信息识别砂岩型铀矿补径排体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1)、将区域地质图导入ArcGIS软件中,建立同步骤(1)中导入的遥感影像相同的投影坐标系;
步骤(5.2)、通过ArcGIS软件中地理配准的功能,校准导入的地质图,使其具有准确的地理位置信息;
步骤(5.3)、在ArcGIS软件中综合岩浆岩遥感解译结果和地质图中的岩浆岩分布情况,选其中酸性岩浆岩作为补给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源地学信息识别砂岩型铀矿补径排体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根据步骤(6)中分析古水文地质条件,如果满足水流方向从步骤(5)中确认的补给区径流到步骤(3)中确认的排泄带,则形成一个完整的补径排体系;如果不满足,则该补径排体系不存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未经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132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