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逆微流控芯片夹具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21288.1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1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何杰;张建东;钱伟;田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凡知医疗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9/00 | 分类号: | B01L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逆 微流控 芯片 夹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逆微流控芯片夹具,包括限位的盖板、底座和弹簧球头柱塞,所述盖板和底座之间形成一空间,所述空间内设有微流控芯片,所述底座上设有与弹簧球头柱塞连通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微流控芯片底部凹槽对应。通过弹簧球头柱塞与微流控芯片底部接触,给微流控芯片一个向上的推力,装卸非常方便。通过弹簧球头柱塞与微流控底面上的凹槽进行精准定位。盖板和底座都可使用工程塑料制作,价格和重量可以控制,特别是采用透明材料,不会影响实验观测。通过调节弹簧球头柱塞与底座的位置,可测试不同厚度、不同使用需求的的微流控芯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流控芯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逆微流控芯片夹具。
背景技术
微流控芯片技术指的是使用微管道处理或操纵微小流体的系统所涉及的科学和技术,是一门涉及化学、流体物理、微电子、新材料、生物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的新兴交叉学科。因为具有微型化、集成化等特征,微流控装置通常被称为微流控芯片,也被称为芯片实验室和微全分析系统。
微流控芯片有体积小、试剂使用少、高集成化等优点,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微流控芯片。现阶段多数微流控芯片的研究人员任然采用直接将芯片与导管进行胶黏。此类连接方法属于不可逆连接,从而导致微流控芯片无法拆解,成本较高,也影响后续观测。
传统微流控芯片夹具存在连接方式固定、连接方法复杂、不具备可调节性、对芯片一致性要求高等技术问题。芯片在夹具中可轻微移动,影响测试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逆微流控芯片夹具,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本申请实施公开了一种可逆微流控芯片夹具,包括限位的盖板、底座和弹簧球头柱塞,所述盖板和底座之间形成一空间,所述空间内设有微流控芯片,所述底座上设有与弹簧球头柱塞连通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微流控芯片底部凹槽对应。
优选的,在上述的可逆微流控芯片夹具中,所述弹簧球头柱塞与所述安装孔通过螺纹表面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的可逆微流控芯片夹具中,所述盖板与所述底座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的可逆微流控芯片夹具中,所述盖板的材质选自PMMA、COC、2A12、PC、ABS、或PP。
优选的,在上述的可逆微流控芯片夹具中,所述底座的材质选自PMMA、COC、2A12、PC、ABS、或PP。
优选的,在上述的可逆微流控芯片夹具中,所述安装孔的长度不小于弹簧球头柱塞的长度。
优选的,在上述的可逆微流控芯片夹具,所述盖板与底座之间形成的空间的高度等于或者略大于微流控芯片的厚度。
优选的,在上述的可逆微流控芯片夹具,所述微流控芯片的长度应等于或者略小于底座中间U型槽的左右侧边之间的距离。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弹簧球头柱塞与微流控芯片底部接触,给微流控芯片一个向上的推力,装卸非常方便。
2.通过弹簧球头柱塞与微流控底面上的凹槽进行精准定位。
3.盖板和底座都可使用工程塑料制作,价格和重量可以控制,特别是采用透明材料,不会影响实验观测。
4.通过调节弹簧球头柱塞与底座的位置,可测试不同厚度、不同使用需求的的微流控芯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可逆微流控芯片夹具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凡知医疗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未经凡知医疗科技(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12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管式高效换热器、换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微流控进样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