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侧面柱撞车身保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20206.1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89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刘业峰;温泉;朱晓亮;初丛莹;陈才;元燚;姜波海;丁宇;纪延飞;李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20 | 分类号: | B62D25/20;B60R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林波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侧面 撞车 保护 结构 | ||
1.一种侧面柱撞车身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地板总成(1),包括前地板总成(11),所述前地板总成(11)包括第一前座椅横梁(111)和第二前座椅横梁(112),所述第二前座椅横梁(112)所在的载荷传递路径的结构为贯通式腔体双层结构;
侧围总成(2),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吸能盒(21)和第二吸能盒(22),所述第一吸能盒(21)与所述第一前座椅横梁(111)正对设置,所述第二吸能盒(22)相对于所述第二前座椅横梁(112)向前偏置设置,所述第二吸能盒(22)被配置为与侧面柱撞壁障(100)沿碰撞方向正对设置;
所述第一吸能盒(21)包括吸能盒本体(211)、连接板(212)、加固板(213)和通筋(214),所述连接板(212)设置于所述吸能盒本体(211)的两侧,所述加固板(213)贴靠于所述吸能盒本体(211)的两侧,所述通筋(214)设置于所述吸能盒本体(211)的承载侧面(2111)和撞击端面(2112)上,所述第二吸能盒(22)和所述第一吸能盒(21)的结构相同;
所述吸能盒本体(211)沿碰撞方向设置有四个所述承载侧面(2111),四个所述承载侧面(2111)中的两个分别设置有所述加固板(213),另外两个设置有所述通筋(214),所述加固板(213)设置有四个,所述通筋(214)设置有两个;
所述侧围总成(2)还包括外门槛(23)和外门槛加强板(24),所述第一吸能盒(21)和所述第二吸能盒(22)连接于所述外门槛加强板(24)上;
所述地板总成(1)还包括门槛内板总成(12),所述门槛内板总成(12)包括内门槛(121)和内门槛加强板(122),所述第一吸能盒(21)和所述第二吸能盒(22)均设置于所述外门槛加强板(24)与所述内门槛加强板(122)之间,所述内门槛加强板(122)与所述第一吸能盒(21)、所述第二吸能盒(22)的撞击端面(2112)距离均为13mm-15mm;
所述前地板总成(11)还包括中通道(113)、中通道下横梁(114)和中通道上加强板(115),所述中通道下横梁(114)连接于所述中通道(113)的底部,所述中通道上加强板(115)连接于所述中通道(113)的顶部,所述第一前座椅横梁(111)和所述第二前座椅横梁(112)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内门槛(121)上,另一端均连接于所述中通道(113)上;
所述地板总成(1)还包括前地板纵梁总成(13),所述前地板纵梁总成(13)包括中地板下纵梁(131)和第一前下横梁(132),所述中地板下纵梁(131)设置于所述第一前座椅横梁(111)和所述第二前座椅横梁(112)的中间位置的下方,所述第一前下横梁(13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内门槛(121)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中地板下纵梁(131)上;
所述前地板总成(11)还包括中地板(116)和中地板上纵梁(117),所述中地板(116)夹设于所述第一前座椅横梁(111)和所述第一前下横梁(132)之间,所述中地板上纵梁(117)夹设于所述第一前座椅横梁(111)中部和所述中地板(116)之间,并从所述第一前座椅横梁(111)向车前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面柱撞车身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地板上纵梁(117)与所述中地板下纵梁(131)之间部分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面柱撞车身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地板纵梁总成(13)还包括第二前下横梁(133)和第三前下横梁(134),所述第二前下横梁(133)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内门槛(121)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中地板下纵梁(131)上,所述第三前下横梁(134)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中地板下纵梁(131)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中通道(11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020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火力发电厂炉管磨损智能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子产品用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