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缝隙式燃烧器的W火焰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20053.0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30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李争起;杜贺;郑智巍;刘文杰;曾令艳;陈智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C5/08 | 分类号: | F23C5/08;F23D1/00;F23K3/02;F23L7/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缝隙 燃烧 火焰 锅炉 | ||
1.采用缝隙式燃烧器的W火焰锅炉,它包括上炉膛(1)、下炉膛(2)、前炉拱(3)、后炉拱(4)、前墙、后墙、多个直流缝隙式燃烧器(5)和多个分级风喷口(8);其特征在于:直流缝隙式燃烧器(5)包括空心旋流调节拉杆(9)、微油点火枪(10)、煤粉导流体(11)、旋风子(5-1)、浓煤粉管道(5-2)、乏气管道(5-3)、浓煤粉气流喷口(6)、淡煤粉气流喷口(7)、输氧枪(12)和两个导流板(6-4),上炉膛(1)、前炉拱(3)、前墙、下炉膛(2)、后墙和后炉拱(4)构成炉体,微油点火枪(10)安装在空心旋流调节拉杆(9)内,空心旋流调节拉杆(9)底端与煤粉导流体(11)固定连接,空心旋流调节拉杆(9)、微油点火枪(10)和煤粉导流体(11)安装在直流缝隙式燃烧器(5)壳体内,前墙和后墙分别设有多个分级风喷口(8),前炉拱(3)水冷壁和后炉拱(4)水冷壁上分别安装有多个直流缝隙式燃烧器(5),乏气管道(5-3)、旋风子(5-1)和浓煤粉管道(5-2)依次连接,乏气管道(5-3)与淡煤粉气流喷口(7)连接,浓煤粉管道(5-2)与浓煤粉气流喷口(6)连接,前炉拱(3)水冷壁上每个直流缝隙式燃烧器(5)的浓煤粉气流喷口(6)和淡煤粉气流喷口(7)均与前炉拱(3)水冷壁连接,后炉拱(4)水冷壁上每个直流缝隙式燃烧器(5)的浓煤粉气流喷口(6)和淡煤粉气流喷口(7)均与后炉拱(4)水冷壁连接,空心旋流调节拉杆(9)插装在旋风子(5-1)、浓煤粉管道(5-2)和浓煤粉气流喷口(6)内,输氧枪(12)倾斜安装在浓煤粉气流喷口(6)的侧壁上,微油点火枪(10)喷口上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输氧枪(12)喷口上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相交,浓煤粉气流喷口(6)为锥形壳体,两个导流板(6-4)安装在锥形壳体的内壁上,导流板(6-4)包括上部倾斜板和下部竖板,上部倾斜板从锥形壳体内壁向中心倾斜,倾斜板上开有透粉口,并通过两个导流板(6-4)将锥形壳体分成主煤粉喷口(6-2)、第一侧煤粉喷口(6-1)和第二侧煤粉喷口(6-3),输氧枪(12)喷口端依次穿过浓煤粉气流喷口(6)和一个导流板(6-4)设置,输氧枪(12)的另一端通过输氧管道(15)与外部高压储氧罐(1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采用缝隙式燃烧器的W火焰锅炉,其特征在于:前炉拱(3)水冷壁上的多个直流缝隙式燃烧器(5)呈直线排列设置,后炉拱(4)水冷壁上的多个直流缝隙式燃烧器(5)呈直线排列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采用缝隙式燃烧器的W火焰锅炉,其特征在于:直流缝隙式燃烧器(5)还包括温度测点(14),温度测点(14)设置在浓煤粉气流喷口(6)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采用缝隙式燃烧器的W火焰锅炉,其特征在于:前墙上的多个分级风喷口(8)呈直线排列设置,后墙的多个分级风喷口(8)呈直线排列设置,且每个分级风喷口(8)的中心线与水平面平行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005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薄壁轴承套圈真空渗碳方法
- 下一篇:一种采用旋流燃烧器的W火焰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