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再生混凝土抗压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20005.1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3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许光亚;潘进;宋伦;宁佩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海仁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袁林涛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混凝土 抗压 检测 装置 | ||
1.一种再生混凝土抗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板(1),其内设有若干贯穿支撑板(1)上下端面的滑孔(7);
至少三个撑腿(3),所述撑腿(3)的一端固定于支撑板(1)的下端面边缘,且撑腿(3)的张开角度相同;
位于支撑板(1)上方的端板(2),其内设有与滑孔(7)一一对应的穿孔(5),所述穿孔(5)端板(2)的上下端面,且穿孔(5)位于对应滑孔(7)的正上方;
与滑孔(5)一一对应的回弹仪(4)以及位于回弹仪(4)外侧面的固定部,所述回弹仪(4)的外壳与对应的滑孔(7)滑动连接,且回弹仪(4)的外壳在穿过穿孔(5)后,通过固定部固定于穿孔(5),使回弹仪(4)测试端头位于同一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抗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干支柱(6),其一端设有螺纹端头,且该螺纹端头与支撑板(1)的上端面螺纹连接,另一端穿过端板(2),并延伸至端板(2)的端面,且该部分的支柱(6)设有用于对端板(2)位置限定的限位端头;
套接于支柱(6)的弹簧(16),所述弹簧(16)的一端与端板(2)的下端面接触连接,弹簧(16)的另一端固定于支撑板(1)的上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抗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转块(8)和连接块(13),所述转块(8)设有与回弹仪(4)外壳螺纹连接的内螺纹孔(14),所述连接块(13)设有用于穿过回弹仪(4)外壳的过孔(17),且连接块(13)固定于转块(8)的上端面,所述穿孔(5)的下端设有内槽(12),所述内槽(12)的内侧壁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块(13)的外侧面设有与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抗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一个预设在混凝土待检测区域的接收器(10);
至少一个发射器(9),其设置于支撑板(1)的下端面,且发射器(9)与回弹仪(4)的测试端电性连接;
当发射器(9)位于接收器(10)的工作范围内,并将接收器(10)唤醒后,操作人员开始对混凝土进行测试,在测试时,发射器(9)接受回弹仪(4)的测试数据后,将其传送到接收器(10)的储存器中存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抗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器(9)设有三个,且在混凝土的一个待检测区域内预设有三个接收器(10),且三个所述发射器(9)组成的三角形与三个接收器(10)组成的三角形形状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抗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发射器(9)一一对应的提示器(11),所述提示器(11)与发射器(9)电性连接,在所述发射器(9)位于对应的接收器(10)的工作范围内时,所述提示器(11)提示灯光。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抗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器(9)为RFID应答器,所述接收器(10)为RFID阅读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抗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器(11)采用LED灯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海仁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海仁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000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