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参稚参捕捞转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19359.4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730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娟;叶仕根;黎睿君;赵小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77/00 | 分类号: | A01K77/00 |
代理公司: | 亳州速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7 | 代理人: | 艾玲 |
地址: | 116023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参 捕捞 转移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海参捕捞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海参稚参捕捞转移装置,包括捕捞架;所述捕捞架包括伸缩杆和捕捞模块;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套设有手柄,且手柄的外侧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握把,伸缩杆的另一端套设有连接模块,且连接模块的一端设置有捕捞模块;本发明中,通过在铰接架一上固连有底部支架,铰接块一上固连有顶部支架,利用顶部支架上的隔网与底部支架上的网兜对稚参进行采集,减少工作人员弯腰采参的几率,且通过滑动套一上的拉杆与拉够能够对一号连接杆的转动角度进行调整,从而能够使得底部支架的宽度减小,便于对珊瑚间隙中的稚参进行采集,增大了该海参稚参捕捞转移装置的适用范围,减轻了采参的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参捕捞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参稚参捕捞转移装置。
背景技术
海参多栖息于水深13-15m的海藻繁茂、风浪冲击小、水流缓慢、透明度较大、无大量淡水注入的海区。生活生深自低潮线以下2-20m,幼小者生活在浅水底,个体较大者生活在深水底。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3米。当海参遇到敌害进攻无法脱身时,通过身体的急剧收缩,将内脏器官迅速地从肛门抛向敌害,依靠排出内脏迷惑天敌与强大的再生能力来维持生存。
然而,现在的捕参人在对海参进行捕捉时,常采用人工下海的方式进行采集,长时间处于海水中且弯腰采参,容易使得捕参人换上关节炎、风湿病等职业病,且对海参进行捕捞时,因海参生活在礁石、海藻与沙地中,不便于捕参人进行采集,降低了捕参的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参稚参捕捞转移装置,通过在铰接架一上固连有底部支架,铰接块一上固连有顶部支架,利用顶部支架上的隔网与底部支架上的网兜对稚参进行采集,减少工作人员弯腰采参的几率,且通过滑动套一上的拉杆与拉够能够对一号连接杆的转动角度进行调整,从而能够使得底部支架的宽度减小,便于对珊瑚间隙中的稚参进行采集,增大了该海参稚参捕捞转移装置的适用范围,减轻了采参的难度,且通过在套环的内侧插入软管,并将软管与外部水泵连通,利用产生负压的软管对捕捞到的稚参进行抽吸,使得稚参迅速移动至网兜的内侧,提高稚参的采集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海参稚参捕捞转移装置,包括捕捞架;所述捕捞架包括伸缩杆和捕捞模块;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套设有手柄,且手柄的外侧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握把,伸缩杆的另一端套设有连接模块,且连接模块的一端设置有捕捞模块,伸缩杆的外侧设置有调节模块,伸缩杆的两端均固连有套环;所述握把的一侧卡接有牵引绳;两个所述套环的内侧配套设置有软管;其中,
所述捕捞模块包括顶部支架与底部支架;所述底部支架包括横杆,底部支架上套设有网兜;所述软管的一端与网兜的外侧卡接;所述横杆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一号连接杆;两个所述一号连接杆的一端均固连有铰接板,且两个铰接板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二号连接杆,两个一号连接杆的一端均固连有连接耳;两个所述二号连接杆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三号连接杆,且两个三号连接杆的一端均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有四号连接杆;两个所述四号连接杆的一端通过扭簧转动连接;
所述连接模块包括铰接块一和铰接块二;所述铰接块一的一端套设于伸缩杆的另一端,铰接块一的中部与铰接块二的一端转动连接,铰接块一的另一端与横杆的中部固连;所述铰接块二的另一端对应横杆位置处与顶部支架固连,且顶部支架上卡接有隔网,铰接块二的另一端与牵引绳的一端固连,铰接块二与铰接块一之间固连有挤压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洋大学,未经大连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93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扭力轴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压共轨轴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