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电池电量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18766.3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84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杜颖颖;施思;李长涛;赵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吉利四川商用车有限公司;江西吉利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20/13 | 分类号: | B60W20/13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戈余丽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动力 车辆 电池电量 控制 方法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电池电量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属于混合动力车辆领域。该电池电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记录预设数量的周期用户使用车辆的用户行为数据;根据用户行为数据确定用户每个周期的平均用车时间T;获取车辆的电池的真实SOC;并将电池的真实SOC按照以下预设的映射规则映射为显示SOC:在T‑A之前调用第一映射函数将电池的真实SOC映射为显示SOC,在T‑A之后调用第二映射函数将电池的真实SOC映射为显示SOC,其中,A为预设时间段,第二映射函数相较于第一映射函数将真实SOC映射为更大的显示SOC;将电池的显示SOC上报至车辆的控制器。本发明能够在不改变电池电芯本身的基础参数的前提下降低电池搁置的SOC,进而有效延长电池的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合动力车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电池电量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环境保护和应对能源危机,节能减排成为各个国家研究的重点。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成为了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由于不依赖充电设施,续驶里程不受到电池容量的限制,混合动力汽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混合动力汽车是指同时装备两种动力来源——热动力源(由传统的汽油机或者柴油机产生)与电动力源(电池与电动机)的汽车。
动力电池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零部件,也是整车关键的成本构成。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对整车的可靠性、使用成本关系重大。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包含了日历寿命和循环寿命,其中循环寿命与运行温度、充放电电流大小以及充放电区间等因素的相关。过高或过低的温度,过大的充放电倍率,高的充电截止电压等都会加速电池的衰减。而日历寿命与电池的搁置温度以及搁置的电量状态相关,高的搁置温度以及电量对电池的日历寿命影响很大。
电池管理系统(BMS)是电池系统的一部分,负责管理维护电池和监控电池的状态,防止电池出现过充电和过放电,确保电池在合理的温度范围内工作。并通过控制电池的使用状态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电池的荷电状态(SOC)是BMS需要时刻关注的一个用来描述电池剩余容量与总的可用容量的比值,常用百分数表达。保证电池工作在合理的SOC范围内,对电池的可靠性和高效性具有关键作用。
混合动力车运行过程中,由于考虑到电池的充放电功率以及SOC的精度问题,进入混合模式后,动力电池一般的使用电量范围在40%-70%。由于用户使用习惯不一样,无法控制车辆每天运行后的SOC值,而高SOC的搁置对电池的使用寿命不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电池电量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能够将有效延长电池的寿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要在不改变电池电芯本身的基础参数的前提下降低电池搁置的SOC。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电池电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记录预设数量的周期内用户使用车辆的用户行为数据;
根据所述用户行为数据确定用户每个周期的平均用车时间T;
获取所述车辆的电池的真实SOC;
并将所述电池的真实SOC按照以下预设的映射规则映射为显示SOC:
在T-A之前调用第一映射函数将所述电池的真实SOC映射为显示SOC,在T-A之后调用第二映射函数将所述电池的真实SOC映射为显示SOC,其中,A为预设时间段,所述第二映射函数相较于所述第一映射函数将真实SOC映射为更大的显示SOC;
将所述电池的显示SOC上报至所述车辆的控制器,以使得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电池的显示SOC控制所述电池的使用。
可选地,所述预设时间段A根据所述电池的电量和电耗确定。
可选地,所述第一映射函数和所述第二映射函数的切换处通过线性函数进行过渡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吉利四川商用车有限公司;江西吉利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吉利四川商用车有限公司;江西吉利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87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