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再生混凝土强度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318301.8 | 申请日: | 2019-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31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 发明(设计)人: | 许光亚;宁佩光;潘进;宋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铁正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3/02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刘德 |
| 地址: | 250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混凝土 强度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再生混凝土强度检测装置,包括供料机构,用于提供待检测的再生混凝土块;承载台,所述承载台设置于所述供料机构的出口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承载台的底部,所述升降机构的活动端连接至所述承载台;强度检测头,设置于所述承载台的上方;集料桶,设置于所述承载台的输出端;其中,所述升降机构驱动所述承载台上升,所述强度检测头挤压放置于所述承载台上的再生混凝土块,以检测再生混凝土块的强度。本发明中,通过在供料机构的设置,能够实现对承载台的连续的供料,另外,通过承载台与强度检测头的设置,能够对再生混凝土块的强度进行检测,从而实现连续化的强度检测过程,提高了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强度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再生混凝土强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再生混凝土是指将废弃的混凝土块经过破碎、清洗、分级后,按一定比例与级配混合,部分或全部代替砂石等天然集料(主要是粗集料),再加入水泥、水等配而成的新混凝土。
再生混凝土制备过程中,需要对再生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测,目前对再生混凝土的强度检测过程主要为:将待检测的再生混凝土块放置于检测平台上,然后检测压头下压,以检测强度。
但是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检测方式主要为间歇式的检测,检测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再生混凝土强度检测装置,致力于解决前述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再生混凝土强度检测装置,包括
供料机构,用于提供待检测的再生混凝土块;
承载台,所述承载台设置于所述供料机构的出口处;
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承载台的底部,所述升降机构的活动端连接至所述承载台;
强度检测头,设置于所述承载台的上方;
集料桶,设置于所述承载台的输出端;
其中,所述升降机构驱动所述承载台上升,所述强度检测头挤压放置于所述承载台上的再生混凝土块,以检测再生混凝土块的强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供料机构包括存储桶和传送带,所述存储桶的底部可拆卸,所述传送带的输入端设置于所述存储桶的下方,所述传送带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承载台的输入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传送带的输出端的上方安装有第一喷嘴,所述第一喷嘴的喷头朝向所述传送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承载台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升降机构的活动端;
顶板,所述顶板呈格栅状,所述顶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之间形成有容置腔;
支撑辊组,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支撑辊组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第一位置时,所述支撑辊组的全部均位于所述容置腔内,第二位置时,所述支撑辊组的至少一部分穿过所述格栅状的顶板的格栅槽露出所述顶板。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辊组包括
辊组支架,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辊组支架上设置多个安装位,所述安装位与所述顶板的格栅槽的位置相对应;
多个辊体,安装于所述安装位内;
第一伸缩杆,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固定端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伸缩杆的活动端与所述辊组支架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伸缩杆伸长,以使所述辊体的至少一部分穿过所述顶板的格栅槽露出所述顶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铁正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铁正检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83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