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成本全水发泡聚氨酯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18089.5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4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毛尚辉;张志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伟创聚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76 | 分类号: | C08G18/76;C08G18/48;C08G18/42;C08G18/64;C08J9/08;C08G101/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81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成本 水发 聚氨酯 材料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成本全水发泡聚氨酯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多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反应制备NCO基团封端的预聚体,记为A;(2)将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复配催化剂、二甲基硅油、水搅拌均匀后,制成树脂部分,记为B;(3)将烘干后的生物质秸秆粉碎成颗粒状,记为C;(4)先将B和C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再按计量比加入A,高速搅拌后加入模具中,经发泡反应后,生长成泡沫材料即可。本发明聚氨酯泡沫生产制备过程中,不使用HCFC‑141b等含氟发泡剂,采用全水发泡,不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绿色环保,同时通过对活性黑料的封端及优化配方结构,延长聚氨酯泡沫材料体系的搅拌和注入模具的时间,扩大聚氨酯泡沫材料的应用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氨酯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成本全水发泡聚氨酯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聚氨酯发泡材料在航空航天、军事、冷库、冷链车、建筑及服装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现有聚氨酯发泡材料及技术均是在高速搅拌的条件下,迅速将混合料倒入磨具中,进行凝胶发泡。由于聚氨酯发泡材料体系的凝胶与发泡需均衡反应的特性,凝胶使得聚氨酯材料具有一定的支撑强度,发泡可使得聚氨酯聚氨酯内部形成众多的孔洞结构,聚氨酯发泡材料体系一般搅拌时间是10-20s,倒入磨具时间是30-50s,即50s内完成搅拌和注模工艺流程,否则聚氨酯材料在搅拌过程中发泡成型,导致产品失败。在短暂的工艺窗内要求聚氨酯发泡材料的原料需粘度较低,有利于在短时间内搅拌均匀并在模具中充分流淌填充,一般要求粘度不能高于2000mPa.s,对原料、工艺的要求严格。当前,在化工技术和效率没有大幅度提升的情况下,聚氨酯发泡材料的成本无法获得显著的降低,这就限制了聚氨酯发泡材料的生产和应用。
同时,现有聚氨酯泡沫生产过程中大多数采用的是物理发泡方法,通常使用的是含氟烃的HCFC-141b和大量溶剂如环戊烷等,在发过过程中发泡剂和溶剂的挥发对大气及人体造成要种的损害,经文献检索及市场调查,未发现低成本全水发泡聚氨酯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因此,通过技术手段将聚氨酯发泡和凝胶时间大幅度延长,通过添加低成本生物质原料,采用全水发泡技术,是当前聚氨酯发泡材料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低成本全水发泡聚氨酯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成本全水发泡聚氨酯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多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反应制备NCO基团封端的预聚体,进一步降低反应活性,制成黑料固化剂,记为A;
(2)按重量份将30-50份聚酯多元醇、20-30份聚醚多元醇、1-2份复配催化剂、0.5-2份消泡剂二甲基硅油、1-6份水在60℃搅拌均匀后,制成树脂部分,记为B;
(3)将烘干后的生物质秸秆粉碎成200-400目的颗粒粉状,记为C;
(4)先将B和C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再按计量比加入A,高速搅拌后加入25℃模具中,经15min发泡反应后,生长成泡沫材料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多异氰酸酯选自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PM200)、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多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反应制备NCO基团封端的预聚体所使用的多元醇分子量为2000的聚醚多元醇(PPG22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聚酯多元醇选自分子量为800聚酯多元醇、分子量为600的聚酯多元醇、分子量为300的聚酯多元醇和分子量为200的聚酯多元醇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混合物;所述步骤2中聚醚多元醇选自分子量为1000的聚醚多元醇(PPG210)、分子量为800的聚醚多元醇(PPG208)、分子量为100的聚醚多元醇(PPG303)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伟创聚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伟创聚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80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