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高效的苯丙共聚树脂的脱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17653.1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5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向海波;郭勇;陈君山;江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威迪森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06 | 分类号: | B01D3/06;B01D3/10;C08F6/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黄少波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高效 共聚 树脂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能高效的苯丙共聚树脂的脱挥方法,本发明的脱挥工艺是使用双级脱挥器,物料连续输送,经闪蒸脱挥至最低VOCs值。具体说来,首先,将物料从反应釜中通过齿轮泵,输送至第一级脱挥器,在相对真空压力不大于‑0.09MPa下脱挥,然后通过齿轮泵,输送至第二级脱挥器,在相对真空压力不大于‑0.09MPa下脱挥,通过齿轮泵出料。这样免除使用大功率搅拌,降低了能耗,并且通过釜式脱挥工艺,使用连续化的闪蒸技术,配合高效换热装置,可以达到蒸发比表面积增大、界面更新及时、VOCs脱除迅速等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合苯丙共聚树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高效的苯丙共聚树脂的脱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溶液法聚合苯丙共聚树脂,反应结束后进行脱除溶剂,至后程使用高温高真空度脱挥以达到低有机挥发成分的要求。传统的脱挥工艺主要采用大功率搅拌机的反应釜以及高真空度的真空机组,先期通过常压蒸馏脱除多量溶剂,在后半程使用高温高真空度脱除少量的残存溶剂以及挥发成份。其工艺存在几个缺点:由于采用大功率搅拌机、较高温度和强力真空泵机组,整个工艺过程耗电耗能较高;反应釜式脱挥,为了控制发泡,防止液位急剧上升,真空脱挥初期需要精心控制,比较费工费力;反应釜式脱挥工艺过程中,其投料系数很低,一般不能超过反应釜容积的60%,因此效率很低;反应釜式脱挥工艺中,总是有较深的树脂液厚度,即使超长时间、高温高真空度的条件下,依然无法将微量的VOCs全部脱除。实际生产中,产物树脂中残存约0.2-0.4%左右无法清除;长时间高温高真空度下,聚合结束的苯丙共聚树脂,有热降解、剪切降解等隐患存在,从而导致树脂性能下降等。因此,需要一种蒸发比表面积增大、界面更新及时、VOCs脱除迅速的节能高效的苯丙共聚树脂的脱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蒸发比表面积增大、界面更新及时、VOCs脱除迅速的节能高效的苯丙共聚树脂的脱挥方法。
为实现所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涉及了一种节能高效的苯丙共聚树脂的脱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物料从反应釜中通过齿轮泵,输送至第一级脱挥器内进行脱挥;
S2:步骤S1脱挥完成后,然后通过齿轮泵,输送至第二级脱挥器进行脱挥;
S3:步骤S2脱挥完成后,通过齿轮泵出料,工作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脱挥工艺是使用双级脱挥器,物料连续输送,经闪蒸脱挥至最低VOCs值。具体说来,首先,将物料从反应釜中通过齿轮泵,输送至第一级脱挥器,在相对真空压力不大于-0.09MPa下脱挥,然后通过齿轮泵,输送至第二级脱挥器,在相对真空压力不大于-0.09MPa下脱挥,通过齿轮泵出料。这样免除使用大功率搅拌,降低了能耗,并且通过釜式脱挥工艺,使用连续化的闪蒸技术,配合高效换热装置,可以达到蒸发比表面积增大、界面更新及时、VOCs脱除迅速等优势。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还包括以下步骤:
A1:物料从反应釜流出,进入流通管道;
A2:在流通管道内流通时,外界氮气和导热油进入流通管道进行与物料混合;
A3:第一级脱挥器内的压力设置成相对真空压力不大于-0.09MPa下,物料从流通管道内进入第一级脱挥器进行脱挥处理。
所述步骤A2还包括以下步骤:
B1:外界氮气和导热油进入流通管道,然后进入第一级脱挥器上的高效换热器进行加温,温度可由160℃升温至200℃左右;
B2:加温过程中部分废料导热油从其内排出,并同时外界增加导热油进入。
进一步的,所述A3还包括以下步骤:
C1:第一级脱挥器在进行脱挥处理时,第一脱挥器内的废气处理液通过流通管道排入至第一冷凝器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威迪森化学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威迪森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76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