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控制地表变形的径向采煤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317014.5 | 申请日: | 2019-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49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 发明(设计)人: | 高敬东;张新军;李文强;付茂军;蒋邦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东山新驿煤矿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C41/18 | 分类号: | E21C41/18;E21F17/18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刘雪萍 |
| 地址: | 272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控制 地表 变形 径向 采煤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采煤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控制地表变形的径向采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合适的开采区域;S2、建立主井,主井设置在拟开采区域的中心处;S3、在主井的周围圆形区域设置煤仓,并环绕煤仓设有圆形的内径支护;S4、切眼施工:设置多个切眼,多个切眼为先后施工或者同时施工,切眼设置在以煤仓为圆心的圆形的半径上,所述切眼的一端与煤仓连通;S5、设置支护壁:切眼施工完成后沿着切眼的径向布置好采煤设备和支护及喷浆系统;S6、采煤作业。本发明能够对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减少浪费,且能够控制地表变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煤方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控制地表变形的径向采煤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我国中东部、东北部煤矿矿区村庄密集、道路交错、湖河遍布,因此,煤矿企业在井下开采过程中,必须留设足够的煤柱以避免地表沉陷,由此导致煤炭资源无法完全开采,压煤量很大。随着很多矿井逐步进入衰老期,为延长矿井寿命,提高服务年限,煤矿企业不得不考虑开采压煤。另外,山西等省区的煤矿企业,在煤矿资源整合与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在井下出现很多“三角煤”和“边角煤”,为减少煤炭资源浪费,这些资源也在考虑回收。
但就上述煤炭资源的回收利用而言,现有采煤方法均不适用,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无法有效控制地表变形或保证开采效率。采用现有采煤方法无法保障井下开采安全,更无法保障地面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控制地表变形的径向采煤方法。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控制地表变形的径向采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择合适的开采区域;
S2、建立主井,主井设置在拟开采区域的中心处;
S3、在主井的周围圆形区域设置煤仓,并环绕煤仓设有圆形的内径支护;
S4、切眼施工:设置多个切眼,多个切眼为先后施工或者同时施工,切眼设置在以煤仓为圆心的圆形的半径上,所述切眼的一端与煤仓连通;
S5、设置支护壁:切眼施工完成后沿着切眼的径向布置好采煤设备和支护及喷浆系统;
S6、采煤作业:通过采煤设备进行采煤,采煤过程中,工作面始终位于以煤仓为圆心的圆形的半径上,围绕着该圆形绕圆周方向对待开采区进行采煤工作,形成扇形的采空区,在此过程中通过支护及喷浆系统对采空区的外缘进行支护,形成圆弧形的外径支护。
优选的,切眼的数量不宜少于三个,相邻的支护壁之间的夹角不宜大于150度,从而提高采空区的结构稳定性。
优选的,为了保证采煤过程的稳定应当选择地质环境相对稳定的区域。
优选的,主井的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按地质方案设计,从地面进行主井钻井工程直至稳定煤层的靶区,主井井筒稳定的采用水泥砂浆喷射固井;若井筒遇不稳定地层,则下入金属套管注水泥固井,保障主井井壁的稳定性;
A2、在主井的地面构筑人工穹顶,防止井下与大气直接连通,人工穹顶中设置制氮机和正压风机。
优选的,切眼施工过程中需进行锚网带和锚索支护支护工作,确保切眼稳定。
优选的,开采完成后采空区作为地下仓库。
优选的,在切眼施工后采煤工作前设置监控系统,该系统包括管理系统的控制中心、布设在采煤设备上的高清摄像头、对当前所采工作面的倾角进行实时检测的工作面倾角检测单元、对当前所开采煤层地质条件信息进行探测的煤层地质探测仪、向控制中心发送采集到的数据的无线传输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东山新驿煤矿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东山新驿煤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70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