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苯二酚衍生物型聚硫酸酯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16996.6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25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梁鹏强;周云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乌海图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75/24 | 分类号: | C08G75/24;C08G75/23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高龙鑫 |
地址: | 010020 内蒙***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苯二酚 衍生物 硫酸 合成 方法 | ||
1.一种苯二酚衍生物型聚硫酸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向溶有苯二酚衍生物化合物的二氯甲烷中加入催化剂三乙胺,搅拌,通入硫酰氟气体,制得苯二磺酰氟单体;
(2)纯化苯二磺酰氟单体并回收三乙胺;
(3)在催化剂存在下,苯二酚衍生物化合物与苯二磺酰氟单体在150℃~220℃下聚合形成苯二酚衍生物型聚硫酸酯;
(4)纯化苯二酚衍生物型聚硫酸酯;
步骤(1)中,所述苯二酚衍生物化合物包括以下结构式:
式中,R1,R2,R3,R4为–H、含1-6个碳原子的烷基、卤素取代基、磺酰基、磺酰氟基、硝基、羧基中的任意一种;R1,R2,R3,R4分别独立地为单取代或多取代;
所述苯二磺酰氟单体包括以下结构式:
式中,R为–OSO2F;R1,R2,R3,R4为–H、含1-6个碳原子的烷基、卤素取代基、磺酰基、磺酰氟基、硝基、羧基中的任意一种;R1,R2,R3,R4分别独立地为单取代或多取代;
步骤(3)中,所述苯二酚衍生物化合物为步骤(1)中所述苯二酚衍生物化合物、双酚A、或双酚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二酚衍生物型聚硫酸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苯二酚衍生物化合物的结构式中,R1,R2及其间的碳原子共同形成苯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苯二酚衍生物型聚硫酸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苯二酚衍生物化合物、苯二磺酰氟单体和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1~1.02):2.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苯二酚衍生物型聚硫酸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纯化苯 二磺酰氟单体是指采用甲醇进行纯化,回收三乙胺是指向回收的副产物中加入碱溶液,蒸馏回收三乙胺;所述的碱选用碳酸锂,碳酸铯,DBU或氢氧化钾。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苯二酚衍生物型聚硫酸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催化剂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氟氢化钾,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锂,氧化钙,氧化镁,三乙胺,DBU,氟化钾,硬脂酸钙,硬脂酸镁中的任意一种或者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苯二酚衍生物型聚硫酸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聚合反应在溶剂中进行,溶剂选自NMP,DMF,DMSO,DMAC,环丁砜,硝基苯中的任意一种,或者聚合反应为无溶剂的熔融聚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苯二酚衍生物型聚硫酸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的聚合反应中加入质量分数5%的抗氧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苯二酚衍生物型聚硫酸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选自亚硫酸钠,保险粉,铁粉,硫代硫酸钠,二氧化锰中的任意一种或混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苯二酚衍生物型聚硫酸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为:用有机溶剂溶解沉降苯二酚衍生物型聚硫酸酯,用纯化水高压高温除去无机盐,用甲醇高温高压除去聚合物中的残余单体及小分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乌海图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乌海图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699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