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地铁保护区的在线监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316930.7 | 申请日: | 2019-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67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 发明(设计)人: | 周海涛;周斯琛;王琨;汪曙光;付明;汪正兴;余莹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泽众城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市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中心 |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1P15/00;G01C9/00;G01S19/16;G08B3/10;G08B21/18;H04W4/38;H04W4/7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地铁 保护区 在线 监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地铁保护区的在线监测方法,在地铁保护区内的地面上布设若干个电子界桩,利用电子界桩内的加速度传感器采集连续的加速度数据;在线监测平台对连续的加速度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实时判断电子界桩的位置处在当前时间段内是否发生施工;若判断得到当前时间段内发生施工,则在线监测平台产生施工报警信息,并将施工报警信息发送给电子界桩内的网络传输模块;电子界桩内的语音播报模块对网络传输模组所接收的报警信息进行播报。本发明实现了对地铁保护区进行全面、实时、自动的监测,当监测发现地铁保护区内发生施工行为时,可立即制止该施工行为,并可以按照两点一线或三点一面的方式确定施工区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铁保护区的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针对地铁保护区的在线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日益发展成为城市主要交通工具,地铁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然而地铁保护区内的不规范施工或非法施工屡有发生,这严重威胁着地铁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对城市的整体安全也产生较大的威胁。目前对地铁保护区的安全监管,主要依靠人工巡检排查和相关法律法规约束。人工巡检排查主要依靠作业人员对保护区进行巡查,当发现施工时可以当场进行制止或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但是,人工巡检排查受作业人员视野范围的限制,且人工巡检排查周期较长,很难保证对地铁保护区进行7*24小时的全面实时监管,人工巡检排查只能做定期巡检,时效性差,往往是发现了施工地点但已经错过了最佳制止时间,且还可能存在施工反复的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地铁保护区的在线监测方法,实现了对地铁保护区进行全面、实时、自动的监测,当监测发现地铁保护区内发生施工行为时,可立即制止该施工行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针对地铁保护区的在线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地铁保护区内的地面上布设电子界桩,所述电子界桩内设有加速度传感器,利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采集连续的加速度数据A(t);其中,t表示时间,A(t)表示t时刻的加速度值;
S2,所述电子界桩内设有网络传输模块,所述网络传输模块按照一定频率将所采集的连续的加速度数据A(t)发送至在线监测平台;
S3,所述在线监测平台对所接收的连续的加速度数据A(t)进行数据分析,实时判断当前时间段内是否发生施工;
若判断得到当前时间段内发生施工,则所述在线监测平台产生施工报警信息,并将施工报警信息发送给所述电子界桩内的网络传输模块;
S4,所述电子界桩内设有语音播报模块,所述语音播报模块对网络传输模组所接收的报警信息进行播报。
步骤S3中,所述数据分析包括以下步骤:
S31,设定一个时间窗口,对时间窗口内所接收的连续的加速度数据A(t)进行标准化处理,标准化处理后,得到该时间窗口内连续的振幅数据E(t);其中,E(t)表示t时刻的振幅值;
所述标准化处理的具体方式如下所示:
其中,表示该时间窗口内连续的加速度数据A(t)的平均值;
S32,对该时间窗口内连续的振幅数据E(t)进行一次分段,划分后得到若干个一次片段,且每个一次片段中均包括连续且互不重复的x个振幅数据E(t);
分别对该时间窗口内每个一次片段中的x个振幅数据E(t)进行查找,查找出该时间窗口内各个一次片段的振幅最大值即振幅峰值,该时间窗口内各个一次片段的振幅峰值即构成该时间窗口内的振幅峰值数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泽众城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市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中心,未经合肥泽众城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市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69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