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病毒样本分发方法、发送端、接收端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16848.4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2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詹雄;张錋;郭昊;邱岳;张志强;韩啸;马铁军;马爽;张英杰;贾冬冬;陈超;何小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9/06;H04L9/08;G06F21/56;G06F8/71;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病毒 样本 分发 方法 发送 接收 系统 | ||
1.一种病毒样本分发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发送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A:根据发送端与接收端列表中待发送病毒样本的接收端之间的有效传输速率,确定向所述待发送病毒样本的接收端发送病毒样本的优先级排序;所述待发送病毒样本的接收端为病毒版本为非最新且运行状态正常的接收端;
步骤B:根据发送端的CPU性能确定同时向接收端发送病毒样本的接收端数量,并向优先级排序在前的相应数量的接收端发送病毒样本;
步骤C:更新列表中所述相应数量的接收端的病毒版本为最新,并返回至步骤A,直至列表中无待发送病毒样本的接收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式确定发送端与接收端列表中第i个待发送病毒样本的接收端之间的有效传输速率Vi:
式中,wi为向接收端列表中第i个待发送病毒样本的接收端发送ping命令时接收端返回的响应数据包的字节数,hi为向接收端列表中第i个待发送病毒样本的接收端发送ping命令时接收端的响应时间,i∈(1~X),X为接收端列表中待发送病毒样本的接收端总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发送端的CPU性能确定同时向接收端发送病毒样本的接收端数量,包括:
根据发送端的CPU性能确定同时向接收端发送病毒样本的接收端最大数量;所述CPU性能包括CPU核数和CPU有效利用率;
若所述待发送病毒样本的接收端数量大于所述最大数量,则同时向接收端发送病毒样本的接收端数量等于所述最大数量,否则,所述同时向接收端发送病毒样本的接收端数量等于所述待发送病毒样本的接收端数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发送端的CPU性能确定同时向接收端发送病毒样本的接收端最大数量,包括:
按下式确定同时向接收端发送病毒样本的接收端最大数量N:
N=max[H·(Pf-Py)]
式中,H为发送端的CPU核数,Pf为发送端的CPU利用率阈值,Py为发送端的CPU当前利用率,[]为取整符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之前,还包括:
对病毒样本进行加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优先级排序在前的相应数量的接收端发送病毒样本之前,还包括:
构建发送端与优先级排序在前的相应数量的接收端之间的TCP安全传输通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发送端与优先级排序在前的相应数量的接收端之间的TCP安全传输通道,包括:
构建发送端与优先级排序在前的第x个接收端之间的TCP传输通道;
接收优先级排序在前的第x个接收端发送的动态密钥请求后,随机生成格式为MD5加密算法+6位数字随机码+请求时间的动态秘钥,并将其发送给优先级排序在前的第x个接收端;
利用MD5加密算法加密优先级排序在前的第x个接收端的身份认证数据;
比较所述第x个接收端的身份认证数据与优先级排序在前的第x个接收端返回的身份认证数据是否一致,若是,则TCP传输通道安全,可以进行病毒样本发送,否则,TCP传输通道不安全,重新构建;
其中,优先级排序在前的第x个接收端返回的身份认证数据为优先级排序在前的第x个接收端利用动态密钥中的加密算法加密的身份认证数据,所述身份认证数据包括:账户、密码和随机码,x∈(1~U),U为相应数量的数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684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