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需联网的远程授权开锁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16104.2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0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梁秋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榄通五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33 | 分类号: | G07C9/33;G07C9/3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郭堃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需 联网 远程 授权 开锁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需联网的远程授权开锁系统,包括开锁系统、移动U盘和移动客户端,所述开锁系统包括开锁验证单元、控制芯片、数据对比模块、自动开锁模块、自动报警单元、时效密码模块、信息反馈模块、密码替换单元和密码控制单元,本发明涉及智能锁技术领域。该无需联网的远程授权开锁系统及方法,利用开锁验证单元进行开锁验证,并经过控制芯片和数据对比模块进行数据的分析对比,利用自动开锁模块打开锁体,配合时效密码模块和密码替换单元,可以在远程授权开锁后自动生成新的密码,有效防止第三方人员对密码的破解,并从源头上杜绝了通过偷窥、监控甚至复制密码区按键痕迹的方式获得密码,安全性能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需联网的远程授权开锁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门锁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的基础上改进的,在用户安全性、识别、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简便化的锁具。智能门锁是门禁系统中锁门的执行部件。智能门锁区别于传统机械锁,是具有安全性,便利性,先进技术的复合型锁具。磁卡、射频卡(非接触类,安全性较高,塑料材质,配置携带较方便,价格低廉)使用非机械钥匙作为用户识别ID的成熟技术,如:指纹锁、虹膜识别门禁(生物识别类,安全性高,不存在丢失损坏;但不方便配置,成本高)TM卡(接触类,安全性很高,不锈钢材质,配置携带极为方便,价格较低)在以下场所应用较多:银行,政府部门(注重安全性),以及酒店,学校宿舍,居民小区,别墅,宾馆(注重方便管理)。
智能锁越来越普及,开锁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指纹,密码,NFC,人脸识别,APP远程等方式各种组合,现有的远程授权开锁方法都需要锁体联网,并通过移动客户端控制锁体远程授权,但是因联网模块实时在线的需求,导致功耗相对较高,功耗较大,极大的提高了成本。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需联网的远程授权开锁系统及方法,解决了现有的远程授权开锁方法都需要锁体联网,联网模块实时在线的需求,导致功耗相对较高,功耗较大,极大提高了成本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无需联网的远程授权开锁系统,包括开锁系统、移动U盘和移动客户端,所述开锁系统包括开锁验证单元、控制芯片、数据对比模块、自动开锁模块、自动报警单元、时效密码模块、信息反馈模块、密码替换单元和密码控制单元,所述开锁验证单元的输出端与控制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输出端均与数据对比模块、时效密码模块和密码替换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对比模块的输出端均与自动开锁模块和自动报警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自动开锁模块的输出端均与时效密码模块和信息反馈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自动报警单元的输出端与信息反馈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息反馈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密码替换单元的输出端与时效密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密码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控制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移动U盘的输出端与密码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移动客户端包括APP登录模块、密码设定模块、记忆模块和输出模块,所述APP登录模块的输出端与密码设定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密码设定模块的输出端均与记忆模块和输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输出模块的输出端与移动U盘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开锁验证单元包括指纹验证模块、密码验证模块和密码二次验证模块。
优选的,所述指纹验证模块、密码验证模块中任意一种即可完成开锁验证,所述密码二次验证模块在进行密码验证模块后进行二次验证。
优选的,所述密码替换单元包括密码排列模块、密码替换模块和旧密码删除模块。
优选的,所述移动U盘通过USB接口与开锁系统和移动U盘进行连接。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无需联网的远程授权开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榄通五金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榄通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61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包装追溯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性能高铁钢轨绝缘弹性垫片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