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矿井下隔爆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315147.9 | 申请日: | 2019-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68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 发明(设计)人: | 郝朝瑜;李静远;张亚超;马艺桐;王雪峰;陈曦;王延生;邓存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E21F5/00;E21F5/08;E21F17/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300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井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隔爆装置及方法。所述隔爆装置包括:防护罩、喷粉装置、喷粉卡口、电气接口、控制器以及可燃气体浓度传感器;防护罩包括多个;一个防护罩套设于另一个防护罩内,最内层的防护罩置有控制器以及电气设备;防护罩的外壁设于电气接口以及喷粉卡口;多层防护罩的电气接口的位置相对应,通过电气接口向防护罩内的电气设备以及控制器供电;每层防护罩的外壁上设有多个喷粉卡口;多层防护罩的喷粉卡口的位置相对应,喷粉卡口与喷粉装置相匹配;可燃气体浓度传感器分布于煤矿井下;控制器通过接收可燃气体浓度传感器的检测数据,控制喷粉装置喷洒灭火粉。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隔爆装置及方法能够提高隔爆可靠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井下隔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煤矿井下隔爆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绝大部分煤矿属于井工煤矿,煤矿范围包括地上地下以及相关设施的很大区域,煤矿是人类在开掘富含有煤炭的地质层时所挖掘的合理空间,通常包括巷道、井硐和采掘面等等。而当前煤矿井下瓦斯灾害严重,瓦斯爆炸破坏生产设备、造成人员伤亡,现有电气设备的隔爆装置多为单层保护,且没有对内部发生爆炸时的爆炸强度加以控制,当隔爆装置内部发生爆炸时,虽然正常情况下外壳能够承受爆炸压力,避免内部高温火焰传向外部引发周围环境更大范围内的爆炸,但是这样的高温高压却有可能损坏内部电气元件,依旧会破坏生产设备。另外单层隔爆外壳在可靠性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不足,一旦某个位置间隙过大,整个外壳将失去隔爆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矿井下隔爆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传统的隔爆装置不保护内部元件且隔爆可靠性能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煤矿井下隔爆装置,包括:防护罩、喷粉装置、喷粉卡口、电气接口、控制器以及可燃气体浓度传感器;
所述防护罩包括多个;一个所述防护罩套设于另一个所述防护罩内,最内层的所述防护罩置有所述控制器以及电气设备;所述防护罩的外壁设于所述电气接口以及所述喷粉卡口;多层所述防护罩的所述电气接口的位置相对应,通过所述电气接口向所述防护罩内的电气设备以及控制器供电;每层所述防护罩的外壁上设有多个喷粉卡口;多层所述防护罩的喷粉卡口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喷粉卡口与所述喷粉装置相匹配;所述可燃气体浓度传感器包括多个,所述可燃气体浓度传感器分布于所述煤矿井下;所述控制器通过接收所述可燃气体浓度传感器的检测数据,控制所述喷粉装置喷洒灭火粉。
可选的,所述喷粉装置具体包括:机械喷粉装置、自动喷粉装置以及灭火粉罐;
所述灭火粉罐为双腔灭火粉罐;所述双腔灭火粉罐的一腔与所述机械喷粉装置相连通;所述双腔灭火粉罐的另一腔与所述自动喷粉装置相连通。
可选的,所述机械喷粉装置与所述灭火粉罐的外表面套设有隔离罩。
可选的,所述机械喷粉装置具体包括:冲击波接收装置、中转杆、动作触发机构、推动杆以及推动活塞;
当所述煤矿井下发生爆炸时,冲击波冲击所述冲击波接收装置,所述冲击波接收装置通过中转杆带动动作触发机构,所述动作触发机构触发所述推动杆,所述推动杆推动所述推动活塞,使得所述灭火粉罐的一腔的压强增大,通过第一喷粉管喷出灭火粉。
可选的,所述自动喷粉装置具体包括:加压器、气压片、气管以及加压器开关;
所述自动喷粉装置设于所述喷粉卡口;所述加压器开关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气压片设于所述加压器内部,所述气压片与所述气管相连接;所述气管与所述灭火粉罐的另一腔相连通;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可燃气体浓度传感器的检测数据控制所述加压器开关的启闭,所述加压器控制所述加压片加压,通过所述气管,使得所述所述灭火粉罐的另一腔的压强增大,通过第二喷粉管喷出灭火粉。
可选的,所述自动喷粉装置与所述喷粉卡口之间通过防爆纤维浇注料密闭浇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51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缆运输固定装置
- 下一篇:风扇保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