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青枯病鉴定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14819.4 | 申请日: | 2019-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6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 发明(设计)人: | 耿锐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G22/45 | 分类号: | A01G22/45;C12Q1/18;C12R1/0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青枯病 鉴定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作物抗病性鉴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青枯病鉴定方法,进行密集接种盘制作、加热控温装置安装、菌液制备、烟苗处理、菌液接种、病情调查与分级等步骤。本发明用苗期鉴定结果代替传统大田鉴定结果,在较小空间鉴定大量材料,提高了鉴定效率和结果的可靠性,缩短了鉴定周期,节省场地和试验成本,具有快速、准确、稳定、高效等特点,能有效排除自然环境条件影响,有利于年度间和不同实验室间结果的重现和比较,对抗病种质资源筛选、抗性遗传特性研究和抗病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作物抗病性鉴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青枯病鉴定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烟草青枯病是由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一种主要从根部侵入的土传病害,在我国南方烟区普遍发生,近年来烟草青枯病有向北蔓延的趋势,是威胁我国烟草生产的一大毁灭性病害。选育与种植抗病品种是控制青枯病发生与流行的经济有效防治措施。但在抗病育种相关研究中,需要准确快速评价大量材料的抗性表现。
目前烟草品种的青枯病抗性鉴定主要通过大田自然条件鉴定和人工苗期接种鉴定的方法。大田自然条件鉴定受自然环境条件影响,不同地区、不同年份间青枯病发病程度相差较大,且鉴定周期较长,所需试验条件要求较高,人力物力耗费较大。
而人工苗期接种鉴定能较好的解决大田自然条件鉴定所存在的问题,利用最低的成本,达到快速、准确、稳定、高效鉴定青枯病抗病品种的要求。但现有的烟草青枯病人工苗期接种鉴定方法往往存在某些问题,比如发病温度难以控制,接种步骤较为繁琐,接种效率较低,使最终的鉴定效果不够理想。
因此,烟草青枯病抗性鉴定上亟需一种简单高效的快速鉴定方法。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1)现有技术中,大田自然病圃接种鉴定易受到受环境及其他病原菌影响,直接影响抗性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2)现有技术中,大田自然病圃接种条件接种还存在病原菌分布不均等问题,导致青枯病发病不均匀现象,影响鉴定结果的可靠性。
(3)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温室人工苗期接种直接在土壤中接菌,难以控制土壤温度,不能保证抗性鉴定结果的可靠性。
(4)现有技术中,温室鉴定周期长,一次性鉴定烟苗数量少,使得鉴定效率低下。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控制上述技术问题的病原菌发病温度、提高鉴定效率及鉴定准确性具有一定的难度。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意义:本发明建立的烟草青枯病抗性的快速鉴定方法,对抗病种质资源筛选、抗性遗传特性研究和抗病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青枯病鉴定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青枯病鉴定方法,所述青枯病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作密集接种盘,在托盘中进行塑料离心管固定,每行小管之间1-1.5cm空间,并预留放置加热控温装置的空间。
步骤二,烟苗清洗与伤根,待烟苗生长至株高10-12cm,苗龄55-60d,每个待鉴定材料挑选若干株洗净根部泥土并剪去三分之一的根待用。
步骤三,菌液制备,将-80℃保存的青枯菌菌株使用前在TTC培养基上活化48h,挑典型单菌落至NB培养液中,28℃震荡培养36h,根据菌液OD600值,用清水将菌液稀释至1.5-1.8×108cfu/mL。
步骤四,小苗接种,离心管中放置处理好的小苗,并灌入稀释后的菌液,托盘盛装的水加热,保持水温和菌液温度28.0℃-3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48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