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药物涂层球囊导管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14081.1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8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张信华;刘威;游帆;田丰源;王雨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A61M31/0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高姗 |
地址: | 21303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物 涂层 导管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药物涂层球囊导管,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所述药物涂层球囊导管包括球囊主体、导管以及低温等离子射流设备,其中,所述球囊主体的外壁上负载有药物涂层;所述球囊主体的尾部与所述导管的前端相连;所述低温等离子射流设备通过放电产生低温等离子射流,并将所述低温等离子射流喷射于所述球囊主体的外壁上。本发明提供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通过低温等离子射流设备放电产生低温等离子射流,并进一步将产生的低温等离子射流喷射于球囊主体的外壁上,一方面增加病变位置释放的药物量,提高治疗效果,另一方面还可减少药物在血管中的残留,避免在血管远端产生堵塞,降低机体的代谢负担,进而提高药物涂层球囊导管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药物涂层球囊导管。
背景技术
近年来,药物涂层球囊(drug coated balloon,DCB)作为一种新的介入治疗技术,在欧洲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及外周介入领域,在国内也有多个DCB产品已经或即将投入临床使用。但是目前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上涂覆的治疗药物与球囊导管的结合力不足,导致药物涂层球囊导管在血管内的输送过程中,药物涂层受到高速流动的血液的冲刷,药物容易从球囊导管上脱落,从而降低药物涂层球囊导管在病变部位可释放的药物量,影响药物涂层球囊导管的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药物涂层球囊导管在使用过程中药物涂层易于脱落,导致药物损失率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药物涂层球囊导管,包括球囊主体、导管以及低温等离子射流设备,其中,
所述球囊主体的外壁上负载有药物涂层;
所述球囊主体的尾部与所述导管的前端相连;
所述低温等离子射流设备通过放电产生低温等离子射流,并将所述低温等离子射流喷射于所述球囊主体的外壁上。
可选地,所述低温等离子射流设备包括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发生器。
可选地,所述球囊主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凹坑。
可选地,所述凹坑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凹坑于所述球囊主体的外壁上均匀分布。
可选地,所述球囊主体的头部为内凹陷曲线收紧结构。
可选地,所述球囊主体的尾部为半球形结构。
可选地,还包括导管座,所述导管座连接于所述导管的后端。
可选地,所述导管座的外壳上设置有把手。
可选地,所述把手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把手对称设置于所述导管座的外壳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具有如下优势:
本发明提供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通过低温等离子射流设备放电产生低温等离子射流,并进一步将产生的低温等离子射流喷射于球囊主体的外壁上,以增加药物涂层与球囊主体之间的附着力,从而减少药物涂层球囊导管在输送过程中药物的脱落,一方面增加病变位置释放的药物量,提高治疗效果,另一方面还可减少药物在血管中的残留,避免在血管远端产生堵塞,降低机体的代谢负担,进而提高药物涂层球囊导管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药物涂层球囊导管的结构简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低温等离子射流设备的结构简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球囊主体;11-尾部;12-凹坑;13-头部;2-导管;3-低温等离子射流设备;31-电源线;32-喷嘴;4-导管座;41-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工学院,未经常州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40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