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一基质色度可调的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13389.4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0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梁宏斌;刘春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78 | 分类号: | C09K11/78;H01L33/5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深研专利事务所 44229 | 代理人: | 姜若天 |
地址: | 51027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一 基质 色度 可调 发光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一基质色度可调的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化学组成表示式为:Lu(0.95‑x)Tb0.05SmxNbO4,式中x为Sm3+相对基质稀土离子Lu3+占的摩尔百分含量,取值范围:0≤x≤0.05。本发明上述发光材料的基质为铌酸盐LuNbO4,含有d0过渡金属离子Nb5+,可与Tb3+形成Tb3+‑O2‑‑Nb5+价间电荷迁移(IVCT)带,有效扩大了该发光材料对紫外光的吸收范围。Lu(0.95‑x)Tb0.05SmxNbO4系列样品在紫外光激发下,随Sm3+掺杂浓度的增加,基质→Sm3+,IVCT带→Tb3+→Sm3+和Tb3+→Sm3+能量传递效率逐渐增大,导致基质蓝光,Tb3+绿光和Sm3+橙红光的发射比例发生改变,可以实现发光色度随掺杂浓度连续可调。该单一基质色度可调的发光材料,合成步骤简单,易于操作,可以应用于以紫外光为激发源的各种照明显示和光致发光的色度调节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致发光材料和照明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单一基质色度可调的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光致发光是指利用紫外、可见及红外光激发发光材料而产生发光的现象。绿色照明光源LED(光致发光二极管)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目前,LED已经在显示器背光源、指示灯、高品质照明等诸多领域得到应用,使得制备方法简单、发光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稀土光致发光材料越来越重要。
目前,为了改善LED的显色指数,一般采用的是添加其他色度的荧光粉,这些荧光粉的发光颜色彼此显著不同,不同荧光粉之间配比和颜色再吸收的问题,使得色彩再现性能和发光效率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因此,实现在单一基质中产生发光色度可以调节的荧光粉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且相应的LED制备工艺简单,从而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33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