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模协同的抗红外面源诱饵干扰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313237.4 | 申请日: | 2019-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93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 发明(设计)人: | 杨俊彦;印剑飞;王兴;钮赛赛;曹熙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41G3/00 | 分类号: | F41G3/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李晶尧 |
| 地址: | 2011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双模 协同 外面 诱饵 干扰 方法 | ||
1.一种基于双模协同的抗红外面源诱饵干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导弹上设置红外系统和雷达系统;完成打击目标识别后,导弹处于跟踪目标状态;雷达系统关闭,由红外系统对目标进行连续帧拍照;并根据照片判断目标是否投放干扰弹,当判断目标投放了干扰弹时,雷达系统打开,雷达系统和红外系统同时工作;雷达系统进行目标跟踪;红外系统进行干扰弹分析,进入步骤二;否则,进入步骤五;
步骤二、对步骤一中最后一帧的图片进行解析,解析出目标和全部干扰弹,作为候选目标点,保存全部候选目标点的特征;
步骤三、红外系统继续实时拍照,并在全部候选目标点中继续筛选判断,判断候选目标点为疑似点或确定干扰点;保留疑似点,去除确定干扰点;
步骤四、重复步骤二至步骤三,计算各疑似点的置信值;并将各疑似点的置信值与设定阈值N比较,当超过阈值N,判断该疑似点为目标;
步骤五、雷达系统关闭,采用红外系统继续对目标进行跟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模协同的抗红外面源诱饵干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根据照片判断目标是否投放干扰弹的具体方法为:
对连续两帧的红外图像进行分析,当连续两帧红外图像的灰度值变化率大于等于50%,且目标面积变化率大于等于50%时,判断目标投放了干扰弹;否则判断目标未投放干扰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双模协同的抗红外面源诱饵干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判断候选目标点为疑似点或确定干扰点的具体方法为:
对相邻两帧图片进行分析;当相邻两帧图像中,同一个候选目标点的位移变化率小于10个像素,且灰度值变化小于10%时,判断该候选目标点为疑似点;否则为确定干扰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双模协同的抗红外面源诱饵干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疑似点置信值的计算方法为:
疑似点置信值的初始值为0;每完成一次步骤二至步骤三的循环后,当判断该疑似点依然为疑似点时,该疑似点的置信度加1;否则减1;循环累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双模协同的抗红外面源诱饵干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阈值N为正整数,且N≥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未经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323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