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移动式空调内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312011.2 | 申请日: | 2019-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11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 发明(设计)人: | 成家豪;德丽亚·克孜尔;曹祥;张春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28;F24F3/14;F24F11/52;F24F13/3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杨元焱 |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移动式 空调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移动式空调内机,包括壳体、除湿模块、蓄能模块、风机,其中壳体上设有送风口和过滤组件,气流由过滤组件进入壳体并由送风口排出;除湿模块可拆卸的设于壳体内部,对经过过滤组件的气流进行除湿;蓄能模块可拆卸的设于壳体内部,其中设有相变蓄能材料,蓄能模块与经过除湿模块的气流进行热量/冷量交换;风机设于壳体内部,将与蓄能模块热量/冷量交换后的气流自送风口排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蓄能模块储能,采用蓄电池供电,不连接排风管和电源线,真正实现了无线移动;采用“匚”型嵌套式空气净化滤芯和多个小型轴流风机,整体结构紧凑。可以设置更大体积的蓄能模块,延长无线移动式内机的使用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内机,尤其是涉及一种无线移动式空调内机。
背景技术
传统分体式空调的内机固定在墙壁上,和室外机通过制冷剂管路相连,完全不具备移动性,因此无法实现灵活多变的局部空调环境制冷。
传统移动空调(CN203364278U)采用了制冷系统与送风装置一体化的结构设计,但需要连接电源线和外排风管,并将外排风管的出口放至室外,限制了其可移动的范围。
CN110285513A公开了一种无线移动式空调机组,包括可移动空调末端和充能站。末端(内机)利用蓄能材料供冷供热,用蓄电池供电,不接电源线和排风管,实现了自由灵活的无线移动。但是其蓄能模块采用整体式设计,重量大,不利于运输和转移。此外,其蓄能模块要同时给空气升温/降温和除湿,选用的蓄能材料相变温度低,降低了外机充能时的能效。
CN110285514A公开了一种无线移动型空调机组,包括可移动空调末端和充能站。末端(内机)采取了分块式的蓄能模块,但是结构上的设计很不紧凑,无法在集成过滤、除湿功能的同时还保证长时间的制冷/制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无线移动式空调内机,采用“匚”型嵌套结构的空气净化滤芯来净化室内空气,采用固体吸附材料的除湿模块来给空气除湿,采用分块的抽插式相变材料蓄能模块给空气降温/升温,采用多台小型风机并联的方式调节风量和风向,结构紧凑,集过滤、除湿、制冷/制热功能为一体。本发明可调节性强,具有多种使用模式,适用户内外不同场景。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中无线移动式空调内机,包括壳体、除湿模块、蓄能模块、风机,其中具体地:
壳体上设有送风口和过滤组件,气流由过滤组件进入壳体并由送风口排出;
除湿模块可拆卸的设于壳体内部,对经过过滤组件的气流进行除湿;
蓄能模块可拆卸的设于壳体内部,其中设有相变蓄能材料,蓄能模块与经过除湿模块的气流进行热量/冷量交换;
风机设于壳体内部,将与蓄能模块热量/冷量交换后的气流自送风口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的壳体的正面板上设有前门;
所述的壳体的内壁上设有保温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的过滤组件包括滤芯保护壳和设于滤芯保护壳中的空气净化滤芯;
所述的滤芯保护壳上设有多个回风口,气流由回风口进入并穿过空气净化滤芯。
进一步地,空气净化滤芯采用“匚”型的嵌套式结构,包含空气过滤器层、活性炭层、防霉除菌层等多层结构。空气净化滤芯包含的多层结构是非限制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空气净化滤芯外设置滤芯保护外壳,其上开有微型圆孔阵列作为回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的壳体中设有支撑架,除湿模块、蓄能模块通过支撑架可拆卸地设于壳体中。
进一步地,所述的除湿模块为装填有吸湿材料的开孔壳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20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