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便失禁引流控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11995.2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2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管海洋;刘颖;朱保锋;顾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2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便 失禁 引流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便失禁引流控制装置,包括插管、第一囊腔、充气控制结构、控制阀结构和进气结构,所述插管的顶端开设有进便口,且插管上端的外表面开设有侧孔,所述第一囊腔固定安装于插管的外部,且第一囊腔的上方安装有第二囊腔,所述控制阀结构安装于插管末端的内部,且插管的末端连接有螺帽,所述引流袋的末端连接有放便管,且放便管的外表面套接有放便控制结构。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囊腔与第二囊腔的膨胀能够使装置卡在患者的肛门内,以此能够保证装置稳定的安装在患者的肛门内部,如此能够避免较长的异物塞入患者直肠内造成患者的不适,并且通过气囊结构的膨胀卡合,如此能够提高患者使用时的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便失禁引流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大便失禁又称排便失禁或肛门失禁,多见于危急重症、昏迷及瘫痪病人,由于其肛门括约肌松弛、大便控制功能发生障碍或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导致大便不自主的溢出肛门,从而导致肛门周围皮肤炎性反应,甚至引起肛门周围皮肤溃疡、坏死。肛门失禁的治疗应根据不同发病原因来治疗,如因脑或脊髓肿瘤引起的肛门失禁,应治疗脑或脊髓肿瘤;如因马尾神经损伤引起的大便失禁,首先应恢复马尾神经的功能。引流物本身是异物,在体内放置时间过长,有在引流物周围发生感染的可能。因此,创腔放置的引流纱布每天应当更换,局部严格消毒。体内放置的引流管因不易更换,一般根据治疗需要保留数天不等。
传统的大便失禁引流控制装置在使用时,需要将装置大量的插入患者支直肠内部,如此会造成患者身体的不适,并且在引流时会出现装置与肛门处连接不紧密的问题,同时还存在引流装置安装不便,不便了解患者日常排便量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实用性更高的大便失禁引流控制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便失禁引流控制装置,解决了传统的大便失禁引流控制装置在使用时,需要将装置大量的插入患者支直肠内部,如此会造成患者身体的不适,并且在引流时会出现装置与肛门处连接不紧密的问题,同时还存在引流装置安装不便,不便了解患者日常排便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便失禁引流控制装置,包括插管、第一囊腔、充气控制结构、控制阀结构和进气结构,所述插管的顶端开设有进便口,且插管上端的外表面开设有侧孔,所述侧孔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刻度标,所述第一囊腔固定安装于插管的外部,且第一囊腔的上方安装有第二囊腔,所述第一囊腔的下方设置有托片,所述第一囊腔的下端连接有连通管,且连通管的末端连接有排气结构,所述充气控制结构安装于排气结构的右侧,所述进气结构设置于充气控制结构的外表面,所述控制阀结构安装于插管末端的内部,且插管的末端连接有螺帽,所述螺帽的下端连接有螺头,且螺头的下端连接有接管,所述接管的末端连接有引流袋,且引流袋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刻度标,所述引流袋的末端连接有放便管,且放便管的外表面套接有放便控制结构。
优选的,所述充气控制结构包括气压缸、拉杆和气塞,且气压缸的内部安装有拉杆和气塞,并且拉杆位于气塞的顶端。
优选的,所述拉杆通过气塞与气压缸之间构成伸缩结构,且气塞的外表面与气压缸的内壁之间相互贴合。
优选的,所述控制阀结构包括阀芯、阀孔、连接杆和转盘,且阀芯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阀孔,并且阀芯的右端连接有连接杆,同时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有转盘。
优选的,所述阀芯通过连接杆和转盘与插管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阀孔与插管之间相互对齐,并且阀孔的直径小于与插管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放便控制结构包括套块、滑轨、滑块和压块,且套块的内部开设有滑轨,并且滑轨的内部安装有滑块,同时滑块的内部连接有压块。
优选的,所述滑轨与套块之间呈30°倾角,且压块通过滑轨和滑块与套块之间构成滑动结构,并且压块与放便管之间相互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19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