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降水资源的集水栽培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11934.6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4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庄文化;李龙国;刘超;李乃稳;贺宇欣;孙海龙;刘铁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31/06 | 分类号: | A01G31/06;A01G31/02;C02F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鱼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4 | 代理人: | 李晓楠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降水 资源 集水 栽培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降水资源的集水栽培装置,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该集水栽培装置主要包括栽培单元和集水单元。栽培单元包括底板、第一支柱、支撑板、第一培养盘、第二培养盘、第一固定管和第二固定管。第一支柱的两端分别与底板和支撑板固定连接。第一培养盘滑动连接于底板,第一培养盘位于底板和支撑板之间。第一培养盘与底板滑动连接,栽培于第一培养盘的植物能够沐浴到更多的阳光。第一培养盘靠近支撑板的一侧与第一固定管固定连接,第二培养盘与第二固定管固定连接。第二固定管用于支撑第一培养盘,第一培养盘和第二培养盘位于支撑板的两侧,以使栽培单元能够充分利用垂直空间,提高室内或室外栽培植物的空间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利用降水资源的集水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植物栽培技术的发展,对于利用城市环境日益缺乏的土地资源具有深远的意义。以观赏性植物栽培为例,观赏性植物是指具有一定观赏价值,适用于室内外布置、美化环境并丰富人们生活的栽培植物,是供人们欣赏的对象。在城乡绿化、园林建设中,观赏性植物是主要素材。观赏性植物具有防护、美化和生产等方面的功能。目前,人们对观赏性植物的栽培方式较为单一,栽培观赏性植物往往需要占用较大的室内或室外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降水资源的集水栽培装置,其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进行植物栽培。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利用降水资源的集水栽培装置,其主要包括栽培单元,栽培单元包括底板、第一支柱、支撑板、第一培养盘、第二培养盘、第一固定管、第一软管、第二固定管和第二软管。第一支柱的两端分别与底板和支撑板固定连接。第一培养盘滑动连接于底板,第一培养盘位于底板和支撑板之间。第一培养盘用于栽培植物,第一培养盘与底板滑动连接,第一培养盘能够露出支撑板,以使栽培于第一培养盘的植物能够沐浴到更多的阳光,保证植物的生长发育。第一培养盘靠近支撑板的一侧与第一固定管固定连接。第二培养盘与第二固定管固定连接,第二培养盘用于栽培植物。第二固定管用于支撑第一培养盘,第一培养盘和第二培养盘位于支撑板的两侧。第二固定管靠近底板的一端与第一固定管通过第一软管相连,当第一培养盘相对底板滑动时,第一固定管和第二固定管依然能够通过第一软管保持连接,以保证从第二固定管流下的水能够进入第一固定管。第一培养盘和第二培养盘均开设有多个安装槽,每个安装槽均可拆卸连接有养殖桶,养殖桶用于栽培植物。第一固定管和第二固定管与养殖桶相应的位置均配置有第二软管,第二软管的材质较软,便于养殖桶的取放,第二软管能够将第一固定管和第二固定管内的水导入相应的养殖桶内。第二固定管远离底板的一端连接有集水箱,集水箱的顶端铰接有箱盖。用户需要对栽培于栽培单元的植物进行灌溉时,可以打开箱盖通过集水箱将水或者营养液导入各个养殖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支撑板开设有用于安装第二固定管的通孔,第二固定管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支撑板位于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第二固定管通过第一限位部、支撑板和第二限位部的共同配合,转动连接于支撑板,以限制第二固定管的轴向运动,第二固定管能够为第二培养盘提供支撑,第二固定管能够带动第二培养盘相对于支撑板发生转动,能够有效减少用户在安装、更换和清洗养殖桶时的工作量。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养殖桶的底部设置有湿度传感器,第二软管设置有与湿度传感器电信连接的控制阀,控制阀能控制第二软管的打开或关闭。当养殖桶底部的湿度达到设定值时,湿度传感器控制控制阀关闭,以关闭第一软管,阻止水或培养液继续流入养殖桶内,避免因养殖桶内水分过多而对植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养殖桶与第二软管相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一U形开口。由于第二软管的材质较软,用户能够轻易的使其弯曲,第二软管的一端放置于该第一U形开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第二软管从养殖桶上滑落,而达不到对养殖桶内植物的灌溉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19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上料装置及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钢轴心螺旋型临时支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