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服务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311834.3 | 申请日: | 2019-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60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 发明(设计)人: | 普波;雷鹤;沈卫红;田四梅;赵娜;蔡远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36/00 | 分类号: | H04W36/00;H04W36/16;H04W36/26;H04W16/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许振新 |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 切换 方法 服务器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服务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没有考虑不同数据业务对网络的实际Qos需求,无法提供差异化的服务的问题。方法包括:调整目标业务的服务质量承载类型;根据目标业务的服务质量承载类型,从目标网络区域的MR测量数据报告中获取目标业务的各影响因素指标;根据目标业务的各影响因素指标的实测门限值,各影响因素指标及其权重,确定目标业务的参考切换门限值;根据实时获取的目标业务的各影响因素指标及其权重,确定目标业务的实时切换门限值;若实时切换门限值大于参考切换门限值,则执行从目标网络区域切换至邻近网络区域的网络切换操作,可满足不同业务对网络的服务质量的不同需求,可以提供个性化服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服务器。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4G网络的快速发展,手游业务用户规模呈现稳步增长趋势。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网络承载手游业务存在时延较大、数据丢包等问题,用户在游戏过程中出现卡顿问题显突出,严重影响游戏玩家的应用体验,降低了客户满意度。
切换是无线通信中保障业务无缝连接和用户体验的关键技术。切换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切换能否及时准确的触发。LTE对承载的手游业务有着更为严格的QoS(QoSClass Identifier,服务质量)保障需求,因此对切换的性能有更高的要求。现有的网络切换方法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一、系统内同频切换:同优先级同频小区切换,采用A3策略,即当邻小区电平高于服务小区电平一定偏置值时(如:邻区RSRP-服务小区RSRP>3dBm),通过A3判决切换到邻小区。
二、系统内异频切换:由低优先级小区切换至高优先级小区,采用A2+A4策略,即当服务小区电平低于A2门限(如:≤-90dBm)时开启异频测量,当邻小区电平高于A4门限(如:≥-100dBm),持续时间达到时间迟滞时通过A4判决切换到邻小区;由高优先级小区切换到低优先级小区,采用A2+A5策略,即当服务小区电平低于A2门限(如:≤-90dBm)时开启异频测量,当服务小区电平低于A5门限1时(如:≤-105dBm),邻小区电平高于A5门限2(如:≥-100dBm),持续时间达到时间迟滞时,通过A5判决切换至邻小区。
三、异系统切换:4G-2G采用A2+B2策略,即当服务小区电平低于A2门限(如:≤-100dBm)时开启异系统测量,4G服务小区电平低于B2门限1(如:≤-110dBm),2G小区信号电平高于B2门限2(如:≥-95dBm),则启动往2G的切换。
但是,现有的网络切换方法中数据业务均是默认承载,采用相同切换方案,没有考虑不同数据业务对网络的实际Qos需求,无法提供差异化的服务,用户体验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服务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没有考虑不同数据业务对网络的实际Qos需求,无法提供差异化的服务,用户体验差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切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调整目标业务的服务质量承载类型;
根据所述目标业务的服务质量承载类型,从目标网络区域的MR测量数据报告中获取所述目标业务的各影响因素指标,所述影响因素指标用于表征在目标网络区域内所述目标业务的播放流畅程度;
根据所述目标业务的各影响因素指标的实测门限值,所述目标业务的各影响因素指标及其权重,确定所述目标业务的参考切换门限值,所述实测门限值为在所述目标业务的播放流畅程度发生变化时影响因素指标的临界值;
根据实时获取的目标业务的各影响因素指标及其权重,确定所述目标业务的实时切换门限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18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