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亲水性胶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11741.0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28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倩;刘枫;樊莉娟;贾鸿瑞;邹显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安可瑞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8/42 | 分类号: | C08F8/42;C08F8/32;C08F257/02;C08F220/32;C08F220/06;C08F216/14;C08F112/08;G01N21/31;G01N23/2251;G01N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王子晔;张颖玲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亲水性 胶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亲水性胶乳微球,其中,所述亲水性胶乳微球表面上带有功能基团,例如羧基、氨基、环氧基、磺酸基、氯甲基、醛基、羟基等;并且所述亲水性胶乳微球表面上修饰有缩水甘油酯类结构。此外,本发明还涉及制备其的方法。通过本发明的亲水性胶乳微球,提高了胶乳微球的亲水性,从而能够降低蛋白的非特异性吸附,增加共价交联比例,提高免疫比浊试剂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试剂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亲水性胶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胶乳微球是随着化学材料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吸附性强以及表面反应能力强等特征而在许多领域,尤其是生物检测领域,诸如免疫比浊、定量侧向层析、流式细胞技术、荧光酶联免疫吸附、生物传感器中广泛应用。例如,在免疫胶乳比浊法中,通过使微球表面的功能基团与抗体Fc端偶联来形成致敏胶乳,然后使该致敏胶乳与抗原结合生成免疫复合物,并形成一定浊度,从而通过与经同样处理的校准品进行比较便可测定样本中抗原的含量。
然而,胶乳本身稳定性不佳,在水相中容易凝集,因此在储存期间,导致粘壁、凝集风干等现象。目前市售胶乳为了提高在储存过程的稳定性以延长保存时间,通常将胶乳保存在特制的缓冲液中。但是此种方式操作复杂,费时费力且很大程度的增大了批间差异。
此外,周知的是,疏水性的胶乳微球和抗体之间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非特异性吸附,该非特异性吸附将影响胶乳与抗体之间的化学偶联。因此,有必要在胶乳微球表面引入适量的亲水性基团以减少此种非特异性吸附。
然而,一旦微球表面引入的亲水性基团过多,便会导致胶乳疏水性变弱,进而使其与抗体Fc端偶联效率降低。此外,如果微球表面引入大分子聚合物,诸如聚乙二醇,超支化缩水甘油醚等,将会导致微球的尺寸变化较大,均一性较差,位阻效应强,进而影响共价偶联效率。
因此,为了进一步改进胶乳的稳定性、亲水性、避免胶乳凝集并减少批间差异等,仍然需要对胶乳微球表面进行适当的亲水性修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改进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具体地,通过在微球表面引入适量的且适当的亲水性单体增加胶乳的稳定性及亲水性,达到不更换保存液,提高胶乳的稳定性,均一性,避免胶乳易凝集风干现象,减小批间差的目的。
因此,在第一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亲水性胶乳微球,其中,
所述亲水性胶乳微球表面上带有功能基团,例如羧基、氨基、环氧基、磺酸基、氯甲基、醛基、羟基;并且
所述亲水性胶乳微球表面上修饰有缩水甘油酯类结构。
通过特定地选用小分子缩水甘油酯类单体作为亲水性单体,本发明相较于通过超支化作用提高微球亲水性以及其它采用将亲水性单体直接共聚到胶乳微球表面的产品,可很大程度降低微球表面的位阻,保证抗体Fc端高效率偶联到微球表面,进而提高胶乳反应性,提高了例如免疫比浊产品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提供所述缩水甘油酯类结构的亲水性单体可选自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异丁烯缩水甘油酯、叔碳酸缩水甘油酯、四氢邻苯二甲酸双缩水甘油酯,但不限于此。在尤其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提供所述缩水甘油酯类结构的亲水性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提供所述缩水甘油酯类结构的亲水性单体与提供所述功能基团的功能性单体之间的重量比为1:10~1:20,优选1:12~1:18,更优选1:1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提供所述缩水甘油酯类结构的亲水性单体与胶乳微球之间的重量比为0.05/100~0.31/100,优选0.10/100~0.25/100,更优选0.21/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安可瑞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安可瑞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17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报警方法、装置、车辆及报警设备
- 下一篇:一种液压铆接装置及铆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