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沥青污泥沉降池用排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11350.9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09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鲁德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德昊 |
主分类号: | B01D21/24 | 分类号: | B01D21/24;B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68 | 代理人: | 魏敬宣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 污泥 沉降 池用排泥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沥青污泥沉降池用排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沉降池,还包括倒U形的虹吸管,虹吸管位于沉降池外部的出料端连接电磁阀,虹吸管的出料端与水泵的进料口连接,虹吸管位于沉降池内部的一段滑动套接有浮台,浮台上固定有升降杆,升降杆的上端部连接触发机构和破坏机构,触发机构包括固定在立架上的套筒、磁铁二和触碰开关,破坏机构包括定轴转动连接在立架上的齿轮、齿条一、齿条二和密封塞柱,密封塞柱可无缝插套在柱筒内部。该种沥青污泥沉降池用排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简单,利用虹吸效应将污泥排出沉降池,节能省时省力,不会导致清液的二次浑浊,提高排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沥青污泥沉降池用排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沥青是一种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有机胶凝材料,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是高黏度有机液体的一种,呈液态,表面呈黑色,可溶于二硫化碳。沥青主要可以分为煤焦沥青、石油沥青和天然沥青三种。沥青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废水,这些污染物如果不处理,则会导致环境破坏,在对沥青产物的处理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污水废水进行沉降处理,在沉降处理后需要对池底的污泥进行分离,比如:申请号201510835210.7公开了一种沥青污泥浓缩装置,其通过倾斜推泥板将污泥聚集推出,但在倾斜推泥板推泥过程中会搅乱清液和污泥,降低沉降效率,并且对污泥的排出效率也较差,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沥青污泥沉降池用排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沥青污泥沉降池用排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沥青污泥沉降池用排泥装置,包括沉降池,沉降池的侧边固定有立架,还包括倒U形的虹吸管,且虹吸管的进料端位于沉降池的内部并贴近池底,出料端位于沉降池的外部,并且端口处固定连接电磁阀,虹吸管的出料端与水泵的进料口连接,虹吸管位于沉降池内部的一段滑动套接有浮台,浮台上固定有升降杆,升降杆的上端部连接触发机构和破坏机构,且触发机构和破坏机构均固定在立架上,触发机构包括固定在立架上的套筒、磁铁二和触碰开关,触碰开关分别与电磁阀和水泵电连接,用来启动虹吸管排泥,破坏机构包括定轴转动连接在立架上的齿轮,齿轮竖直轴线的两侧分别啮合连接有齿条一和齿条二,齿条二的下端固定有密封塞柱,用来控制虹吸管的虹吸作用,虹吸管上部中间位置固定有柱筒,且柱筒与虹吸管连通,密封塞柱可无缝插套在柱筒内部。
优选的,水泵与虹吸管的连接处位于电磁阀的上方,水泵的出料口连接出料管。
优选的,浮台的密度小于污泥密度并且大于清液的密度,浮台为锥形且尖端向上。
优选的,升降杆滑动连接在固定在立架上的导向套一内部,且上端固定连接齿条一,齿条一的上端部滑动插接在套筒的下端口内部。
优选的,触发机构还包括滑动插接在套筒上端口内部的顶杆,顶杆的下端与齿条一的上端通过弹簧连接,且顶杆的上端位于触发开关的正下方。
优选的,触发机构还包括铰接连接在立架上的拨杆,拨杆的中部定轴转动连接在立架上,且拨杆指向顶杆的一端开设有条形通槽,并通过条形通槽铰接连接顶杆的上部,拨杆的另一端固定有磁体块一,且磁铁一位于磁铁二的下方并可与磁铁二对应吸合。
优选的,齿条一和齿条二相互平行,且齿条二滑动连接在固定在立架上的导向套二内部。
一种沥青污泥沉降池用排泥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浮台随污泥的厚度增高而增高,并通过升降杆、齿条一、齿轮和齿条二带动密封塞柱对柱筒密封;
步骤二:随着污泥厚度逐渐上升,弹簧受到压缩力变大,使得磁铁一和磁铁二分开,顶杆抵触触碰开关,电磁阀个水泵工作,将污泥从沉降池中排出,污泥厚度下降后,顶杆下降与触碰开关脱离,此时电磁阀和水泵同时断电停止工作,此时利用虹吸管的虹吸作用排出污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德昊,未经鲁德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13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