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化学淋洗联合白三叶草修复汞污染土壤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10899.6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9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赵玲;滕应;黄标;黄阳;傅赵聪;贾俊峰;葛礼强;郝社峰;许伟伟;余庆富;张庆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诺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B09C1/02;B09C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唐循文 |
地址: | 21001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化学 淋洗 联合 三叶草 修复 污染 土壤 方法 | ||
利用化学淋洗联合白三叶草修复汞污染土壤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快速去除土壤中的汞、增强白三叶草对土壤汞的修复效果,起到快速高效修复汞污染土壤的作用。在适宜的化学淋洗剂用量处理下,土壤汞的去除率达到13.0%~18.9%,白三叶草植株地上部生物量提高了46.6%~117.3%,对土壤汞的吸收量提高了29.8%~280.8%,化学淋洗联合白三叶草修复土壤汞的方法操作性强,易于推广、且无二次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重金属污染土壤联合修复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化学淋洗联合白三叶草修复汞污染土壤的方法。
背景技术
汞(Hg)是常温条件下唯一的液态重金属,受热后易形成气态汞,通过大气传输,成为一种全球性污染物。汞的毒性巨大,长期低剂量汞暴露下,能造成人体行动缓慢、大脑迟缓和语言障碍等伤害,严重的可致人死亡,因而被国际卫生组织列为优先控制污染物。垃圾焚烧、燃煤、汞矿冶炼、污水灌溉、污泥利用和施用农药及灯具等人为活动能产生汞污染土壤。而耕地受到汞污染后,汞累积于农作物的可食部分并进入食物链,直接威胁到人类健康。因此,汞污染土壤治理迫在眉睫。
目前,汞污染土壤治理修复技术主要有热处理技术、客土法、原位钝化技术、化学淋洗、植物修复技术等。热处理技术的投资成本非常高,处理设备费用昂贵,不宜大面积使用。客土法较多应用于小面积严重汞污染土壤修复,是一种污染转移方法,并未彻底消除污染。原位钝化技术只是减缓汞在土壤中的移动性,汞实质上并未除去,若条件改变,被固定的汞可能将重新被释放。化学淋洗技术因操作简单、成本低、效率高,成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最广泛应用的技术手段。化学淋洗修复重金属污染的技术,在国外由2001年至2004年兴起,至2010年达到发展的巅峰时期;而该技术在国内起步较晚,由2005年才兴起,2010~2014年是快速增长期,到2015~2017年则呈现井喷式增长。但是,化学淋洗技术的关键是找到合适的提取剂,才能提取各种形态的汞,又不破坏土壤结构,不产生二次污染。植物修复技术是利用植物吸收和富集土壤中的汞,以达到净化土壤的目的,该方法绿色环保,更适应环境保护的要求。但是,到目前为止国际上还未发现汞超富集植物,一般修复植物存在汞吸收效率低,修复周期长的问题,难以满足土壤快速高效修复的要求。由此可见,每种技术都有其局限性,而要实现快速高效的汞污染土壤修复目的,需要采用多种技术的进行联合修复。
目前针对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的联合修复技术不多,如专利(201410348538.1)公开了一种用于土壤Cd污染的化学-生物联用修复方法,采用柠檬酸溶液、β-环糊精溶液、鼠李糖脂溶液复配成淋洗液,采用Cd超富集植物黑麦草、金盏菊进行联合修复,修复效率可以达到92%以上。专利(申请号:201610021402.9)公开了一种利用副产物硫代硫酸铵联合金盏菊修复汞污染土壤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植物金盏菊对土壤中汞有富集作用,硫代硫酸铵作为氮肥、硫肥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同硫代硫酸铵活化汞污染土壤的汞,使土壤中的汞更易被金盏菊根系大量吸收至地上部。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化学淋洗联合白三叶草修复汞污染土壤的方法,充分发挥化学淋洗易操作、无污染、促进修复植物生长的优势,旨在解决单一修复技术对汞污染土壤修复效率低的问题,是一种经济性高、操作性强且环境友好的汞污染土壤化学淋洗联合植物修复的方法。
技术方案:利用化学淋洗联合白三叶草修复汞污染土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化学淋洗
A)将汞污染地块进行机械翻耕后,筑田埂,并在田埂上覆上塑料膜;
B)将硫代硫酸钠固体均匀撒施在土壤表面,施用量为100kg/亩~1000kg/亩,机械翻耕使其与土壤混合,放水淹没土壤,使水深达到8~12cm,淋洗土壤深度为10-20cm,浸泡8~12h后将淋洗液排至集水沟;
C)对排水后的土壤进行人工起垄,晾晒1~2天,待垄上的水侧渗入集水沟中后,放水冲洗,冲洗的水收集于集水沟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诺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诺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08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对称式干式摩擦电磁失电制动器
- 下一篇:一种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