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中子反应堆全堆子通道几何建模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10579.0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09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郭苏萱;蔡银宇;卢旭;周志锋;刘天才;杨文;胡长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30/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中子 反应堆 全堆子 通道 几何 建模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快中子反应堆全堆子通道几何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以第一预设坐标系为基准,计算出每一组件的中心棒束的中心坐标,并按第一预设坐标系和第二预设坐标系的位置关系对每一组件的中心棒束的中心坐标进行坐标转换后,以第一预设数据结构存储;
以第二预设坐标系为基准,基于各组件的中心棒束的中心坐标,计算出各组件中每一棒束的中心坐标,将各棒束的中心坐标以第二预设数据结构存储;
根据围成当前子通道的棒束的中心坐标计算当前子通道的中心坐标,将各子通道的中心坐标以第三预设数据结构存储;
所述计算出各组件中每一棒束的中心坐标,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预设坐标系与所述第二预设坐标系的相对位置关系,将当前组件的中心棒束的中心坐标转换为全局坐标;
通过下式,根据当前组件中各棒束所在层,逐层计算出当前组件中位于预设轴向上的各棒束的中心坐标:
(a1′+(L-1)×dx,a2′+(L-1)×dy)
其中,a1′为当前组件的中心棒束对应的全局坐标的横坐标,a2′为当前组件的中心棒束对应的全局坐标的纵坐标,L为当前棒束所在层数,dx、dy分别为对应预设轴线位置上的特征间距,dx、dy根据当前组件中棒束中心间距得出;
以预设轴线为基准,通过下式,计算出预设轴线间棒束的中心坐标:
其中,x、y分别为待求解棒束中心位置的横、纵坐标;xN1、yN1分别为待求解棒束所在层位于预设轴线上的棒束编号为N1的棒束的中心位置横、纵坐标;xN2、yN2分别为待求解棒束所在层位于预设轴线上的棒束编号为N2的棒束的中心位置横、纵坐标;其中,NX为待求解棒束的棒束编号;
所述计算当前子通道的中心坐标,包括:
根据围成当前子通道的棒束的中心坐标,通过下式,按照子通道编号依次计算出每一中心子通道的中心坐标:
其中,x、y分别为待求解中心子通道的中心位置的横、纵坐标;x1、x2、x3分别为围成待求解中心子通道的三个棒束的中心位置的横坐标;y1、y2、y3分别为围成待求解中心子通道的三个棒束的中心位置的纵坐标;
通过下式,计算出待求解边通道对应的特征坐标:
其中,xc、yc分别特征坐标的横、纵坐标;分别为待求解边通道左相邻棒束的中心位置的横、纵坐标;分别为待求解边通道右相邻棒束的中心位置的横、纵坐标;
通过下式,按照子通道编号依次计算出每一边通道的中心坐标:
其中,(x,y)为待求解边通道的中心坐标;D为当前组件的最外层棒束的中心到当前组件的边界的距离;du的表达式如下:
其中,xch、ych分别为待求解边通道相邻中心通道的中心坐标;
通过下式,按照子通道编号依次计算出每一角通道的中心坐标:
(x,y)=(xr,yr)+H×du
其中,(x,y)为待求解角通道的中心坐标;xr、yr为待求解角通道对应的特征向量的横、纵坐标;H为预设参照点之间的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中子反应堆全堆子通道几何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出每一组件的中心棒束的中心坐标,具体为:
按照组件所在层逐层计算出每一组件的中心棒束的中心坐标,计算时首先计算出预设轴线上组件的中心棒束的中心坐标,然后以预设轴线为基准,采用定比分点公式,计算出预设轴线间组件的中心棒束的中心坐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中子反应堆全堆子通道几何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数据结构的成员变量包括:当前组件全局编号、当前组件所在层号、当前组件的中心棒束的横坐标以及当前组件的中心棒束的纵坐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中子反应堆全堆子通道几何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数据结构的成员变量包括:当前棒束组件内编号、当前棒束组件内层号、当前棒束中心位置的横坐标以及当前棒束中心位置的纵坐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057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业务对象的推送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通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