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跨度不等高双向曲面网架的累积提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10166.2 | 申请日: | 2019-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2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 发明(设计)人: | 宋利鹏;汪晓阳;陈华周;张步亭;马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1/14 | 分类号: | E04G21/14;E04B1/3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周卫赛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跨度 不等 双向 曲面 网架 累积 提升 方法 | ||
1.一种大跨度不等高双向曲面网架的累积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施工前计算分析:利用计算软件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计算分析,确保施工过程中网架结构本身及提升系统能满足相关力学及构造要求,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可控;
S2、施工中计算控制:液压提升施工同步控制性要求高,施工过程中采用计算机同步控制系统,并加强提升过程中的检测;
S3、立面支撑网架安装:采取格构式支撑架、揽风绳的措施对立面支撑部分的网架进行临时固定;
S4、双向曲面网架拼装:将大跨度不等高的双向曲面网架部分在其投影的正下方的拼装胎架上进行拼装;
S5、设置提升点:在立面支撑网架结构上安装提升支架和液压提升器,且在保证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减少提升点的数量;
S6、累积提升:将步骤S4中的双向曲面网架部分划分为几个提升分区,并在立面支撑网架结构的拼装胎架底部安装千斤顶,由高到低,依次提升各个分区,且与后续分区逐步连接,逐步提升,形成整体造型后提升就位;
S7、配件安装:提升结束后,增加杆件进行组装,组装完成后进行加固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度不等高双向曲面网架的累积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于主要受力部分设置应力感应片,监控其内部应力变化情况,提升过程中杆件的应力比控制在0.85以内,结构整体的变形控制在L/250,L为相邻提升点的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度不等高双向曲面网架的累积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述支撑架的间距为20-45m,所述揽风绳拉设在立面支撑部分的2/3高度处,所述揽风绳与地面的夹角为30-45°,所述立面支撑部分的高度为50-75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度不等高双向曲面网架的累积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所述提升支架设置于网架的球节点上,采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仿真验算,根据验算结果对支撑区域网架杆件进行加固,使得所述提升支架的高度比提升点的高度高0.5-1m,并且所述液压提升器的型号根据提升点的提升反力确定,以此设置钢绞线,所述钢绞线的安全系数控制在2-4倍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跨度不等高双向曲面网架的累积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在提升之前,用钢拉索对网架结构本身施加预应力,预应力的大小为500-1000KN,用于抵抗提升反力。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跨度不等高双向曲面网架的累积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所述液压提升器的配置系数一致,且通过控制端统一指挥开动提升,以200mm行程分段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跨度不等高双向曲面网架的累积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在所述钢绞线上做好刻度标记,间距为1m,提升前记录各千斤顶上夹片到最近刻度的距离,作为同步控制的基准;提升过程中,观测各提升点的钢筋刻度,控制各吊点的不同步差在允许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大跨度不等高双向曲面网架的累积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夹具的回缩量因千斤顶而异,在提升一定数量的缸数后,测量夹片到刻度的距离,依据提升前的记录分析各提升点的同步性,对存在偏差的提升点进行个别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016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