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激发光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10158.8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6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林仁彦;李奇懋;吴森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懋国际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3/10 | 分类号: | H05B33/10;H05B33/12;H05B3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李林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发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激发光装置,是在基材上依序设置有导电层、介电间隔层、电激发光层与透光层,该导电层以具导电的材质所制成,系间隔设置有用以连接外部电源的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利用导电层上设置两个导电部用来连接外部电源,进而简化制成、方便生产以及使用,并可降低成本增加产品可靠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激发光装置,尤指用以连接外部电源的导电部设置于同一平面,以方便制作、使用,且增加产品合格率以及使用稳定性的电激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电激发光(Electroluminescent;简称EL),其是一种利用电致发光的现象,是将合适的发光材料夹在两导电层之间,当电流流过时,发光材料便会发出可见光,此种发光元件具有重量轻、厚度薄等优点,因此已被广泛使用。然而,由于电激发光元件的发光材料是夹在两导电层之间,因此在制造该电激发光元件时以及导电曾在连接外部电源时,都会造成制程复杂且可靠度降低等问题。
再者,目前已经开发了部分溶液,其中将相对薄膜的EL贴花施加到表面上,贴花随后封装在聚合物基质中,但这种解决方案有几个本质的弱点:
1、虽然贴花可以接受地符合温和的凹/凸表面,但它们不能在不拉伸或起皱的情况下符合紧半径曲线。
2、贴花本身不与封装聚合物形成化学键合或机械键合,基本上保留嵌入封装基质内的异物。
3、帽子、衣服等软性材质的物件,或是表面凹凸不平的物件,都无法实施。
发明内容
是以,本案如何凭借创新突破其技术瓶颈,达到具量产性兼具高品质的电激发光装置,为本发明的重要课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激发光装置是在基材上依序设置有导电层、介电间隔层、电激发光层与透光层,该导电层以具导电的材质所制成,间隔设置有用以连接外部电源的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该介电间隔层以高介电系数的介电材料所制成,并覆盖于导电层的第一导电部表面,以及填充于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之间,该电激发光层系覆盖于介电间隔层表面,该透光层以透光且导电的材料所制成,包覆于导电层、介电间隔层、电激发光层外侧,并与导电层的第二导电部形成电性连接。
前述的电激发光装置,其中该导电层的第二导电部设置于第一导电部外侧,而介电间隔层系进一步覆盖于第一导电部部分表面。
前述的电激发光装置,其中该电激发光层正对于导电层的第一导电部,但电激发光层侧方不超过第二导电部靠近第一导电部的侧表面。
前述的电激发光装置,其中该导电层是以5~40重量百分比的本质导电聚合物、41~94重量百分比的环保溶剂与1~19重量百分比的粘合剂混合形成液态状后,涂布于基材表面干燥所形成的薄膜。
前述的电激发光装置,其中该导电层进一步添加有分散剂,该分散剂为聚醚磷酸酯类分散剂。
前述的电激发光装置,其中该导电层是以本质导电聚合物通过电镀制程形成于基材的薄膜,该本质导电聚合物为高导电金属。
前述的电激发光装置,其中该介电间隔层是以5~40重量百分比的介电材料粉末、51~94重量百分比的环保溶剂与1~9重量百分比的粘合剂混合形成液态状后,涂布于前述导电层的第一导电部表面,以及填充于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之间干燥形成。
前述的电激发光装置,其中该介电间隔层进一步添加有分散剂,该分散剂为聚醚羧酸胺类分散剂。
前述的电激发光装置,其中该电激发光层是以5~30重量百分比的电激发光粉、61~94重量百分比的环保溶剂与1~9重量百分比的粘合剂混合形成液态状后,涂布于前述介电间隔层表面干燥形成。
前述的电激发光装置,其中该电激发光层添加有分散剂,该分散剂为聚醚酸盐类分散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懋国际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懋国际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01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良结构的可靠性汽车座椅调角器
- 下一篇:一种热泵机组及热泵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