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体外循环血泵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10152.0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7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淑琴;边忠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1/10 | 分类号: | A61M1/1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琳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外循环 方法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体外循环血泵及方法,驱动机构动作,转动头旋转,从而带动泵内的旋转体旋转,通过对电磁铁的控制,使电磁铁对旋转体产生轴向向上的吸引力,使该吸引力与驱动永磁铁和被驱动永磁铁之间的耦合吸引力相适配,使得旋转体能够轴向无接触旋转,加之第一径向支撑永磁铁和第二径向支撑永磁铁被配置为相互作用,产生排斥力,所述旋转体能够径向无接触旋转,实现与泵壳完全无接触旋转,使得叶轮旋转完全无轴承支撑,极大减少了对血细胞的损伤,减少了血栓形成的可能性。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体外循环血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体外循环血泵及方法。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血泵是体外循环系统装置的动力部分,也是核心部分,其主要作用是代替心室的搏出功能和手术中失血的回收或用于心脏停搏后血液的灌注。离心血泵是较新型的体外循环血泵,具有溶血性小、压力缓冲大、流量可调、安全性高、体积小等特点。但目前体外循环使用的离心血泵,旋转叶轮仍利用轴承支撑,在运行过程中,对血细胞仍会产生损坏,容易产生血栓。
发明内容
本公开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体外循环血泵及方法,本公开利用永磁加电磁的方式,不用轴承支撑,即可保证叶轮的旋转,能够有效防止产生血栓。
根据一些实施例,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体外循环血泵,包括泵支座、泵体、驱动机构以及控制机构,其中:
所述泵支座具有一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承载所述泵体,容纳腔的内沿上是有若干第一径向支撑永磁铁;
所述泵体,包括泵壳,所述泵壳内设置有一旋转体,旋转体内下端外圆上设置有第二径向支撑永磁铁,旋转体内下端设置有若干圆周分布的被驱动永磁铁,且第一径向支撑永磁铁和第二径向支撑永磁铁被配置为相互作用,产生排斥力,使得旋转体能够在径向无接触旋转;
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底部,包括驱动件和转动头,所述驱动件通过转动头为血泵提供动力,转动头包括与驱动件输出端连接的旋转盘,以及旋转盘上圆周设置的多个驱动永磁铁,与所述被驱动永磁铁之间通过磁力吸引实现耦合,使得旋转体能够在轴向无接触旋转;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设置于泵支座上部的电磁铁以及控制部分,所述电磁铁用于对泵内旋转体产生轴向向上的吸引力,其吸引力的大小,受控于控制部分。
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所述泵支座包括上下两个部分,上部与下部之间活动连接,可自由开合,所述径向支撑永磁铁设置于泵支座下部上。
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所述泵支座的上部包括一凹槽,凹槽的中部设置有一用于容纳泵壳的开口,所述凹槽能够容纳所述泵体的上表面,且泵支座的上部,沿所述开口处、圆周设置有所述电磁铁。
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所述泵支座的上部和下部之间一侧通过转轴连接,另一侧设置有卡扣。
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实现自由开合,便于泵体的取放,设置有卡扣,以保证泵体运转时,泵支架的密封。
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所述泵支架的下部设置有阶梯式凹槽,其中一层阶梯上设置有径向支撑永磁铁,底部设置有所述驱动机构。
阶梯式凹槽和上部的凹槽组成冗余容纳泵体的容纳腔。
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转动头,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泵支座上,转动头固定在驱动电机的旋转轴顶部,转动头的旋转盘中间与驱动电机的旋转轴连接,周围镶嵌有驱动永磁铁。
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所述旋转体包括复合叶轮和永磁铁组合体,复合叶轮在旋转体的上部,永磁铁组合体设置在旋转体的下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01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