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轴凹印机稳速印刷过程中的套色控制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10137.6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2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邓忠华;张涛;陈智华;李伟河;谭亚;邓中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茂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33/16 | 分类号: | B41F3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杨采良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轴凹印机稳速 印刷 过程 中的 套色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印刷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机械轴凹印机稳速印刷过程中的套色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印刷单元进行对应的色组印刷;印刷单元i的误差检测系统判断是否存在套色误差;若存在,则计算出套色误差值,并在确定的套色精度下,根据模型依据李亚普诺夫稳定性分析方法设计的控制计算式,根据得到的套色误差值以及前序补偿辊的控制量,计算得到印刷单元(i‑1)与印刷单元i之间的补偿辊纵向线速度变化量,并进行相应调整,直至消除所述印刷单元i色组与印刷单元1色组的套色误差。本发明依据机械轴的数学模型,采用李雅普诺夫分析方法设计了控制算法,消除在稳速印刷过程中的印刷误差,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套色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印刷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械轴凹印机稳速印刷过程中的套色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业内常用的现有技术是这样的:在机械轴凹印机印刷过程中,需印制的复杂图案被分解为若干简单图案分别刻制在印刷版辊上,进行印刷时,承印材料通过进料部分依序通过各印刷单元,各印刷单元将相应的简单图案印制在承印材料上,最后得到复杂的印制图案。在印刷过程中存在各单元间相应印刷图案的准确定位问题,也就是套色误差的问题。套色的准确性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当印刷过程中存在印刷图案间相对位置出现偏差时,需采用控制方法减小或者消除这种位置偏差即套色误差。鉴于套色精度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快速减小或者消除套色误差的控制方法变得尤为重要。
套色控制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技术问题,对于不同的印刷方式,套色控制的方法也不径相同。工业上常用的方法对控制精度大约维持在±0.15mm。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稳速印刷过程中的响应速度慢和套色精度不高,对于机械轴不同穿料长度情况,现有的基于模型的控制方案没有给出应对控制策略。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方案首先应该研究不同穿料长度对控制方案的影响,从而根据不同穿料长度设置控制方案。其次如何从理论上推导证明方案的稳定性。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意义:提高套色印刷系统的精度,更加符合印刷工业的实际套印意义(基于首色的套色印刷),提高控制方案的普适性,即对穿料长度不等情况下的套色印刷系统依然适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械轴凹印机稳速印刷过程中的套色控制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机械轴凹印机稳速印刷过程中的套色控制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一,承印材料依序经过包括i个印刷单元的机械轴凹印机,各印刷单元进行对应的色组印刷;其中i大于等于2;
步骤二,印刷单元i的误差检测系统判断印刷单元i色组和印刷单元1色组是否存在套色误差;
步骤三,若存在套色误差,则印刷单元i色组的控制系统计算出印刷单元i和印刷单元1色组的套色误差值,并在确定的套色精度下,根据模型依据李亚普诺夫稳定性分析方法设计的控制计算式,根据得到的套色误差值以及前序补偿辊的控制量,计算得到印刷单元(i-1)与印刷单元i之间的补偿辊纵向线速度变化量,并以控制指令的方式发送到机械轴凹印机的伺服电机;
步骤四,伺服电机接收控制指令,并根据控制指令调整印刷单元(i-1)与印刷单元i之间补偿辊的纵向线速度,直至消除所述印刷单元i色组与印刷单元1色组的套色误差;
步骤五,重复步骤二至步骤四,直至消除机械轴凹印机所有印刷单元色组与印刷单元1色组之间的误差。
进一步,步骤二中,所述套色误差具体包括:所述套色误差即为各个印刷单元色组与印刷单元1色组之间的套色误差。
进一步,所述套色误差和色组间补偿辊纵向线速度改变量的数学模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茂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茂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01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