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复合导电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10074.4 | 申请日: | 2019-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2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 发明(设计)人: | 常海欣;李刚辉;郭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江纳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D11/52 | 分类号: | C09D11/52;C09D11/03;C09D11/102;C09D11/103;C09D11/104;C09D11/106;C09D11/107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杨采良 |
| 地址: | 332005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复合 导电 油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复合导电油墨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导电油墨。本发明所述的石墨烯复合导电油墨,以重量份计,包括树脂10‑20份、石墨烯纳米银粉10‑20份、碳纳米管5‑10份、有机溶剂10‑20份、分散剂1‑3份、消泡剂1‑3份、抗氧剂1‑3份,其中:所述石墨烯纳米银粉利用光致还原法制得。本发明制备的石墨烯复合导电油墨作为导电剂时,导电纳米银颗粒很好地负载在石墨烯片上,结构稳定,不易脱落,同时还充当导电网络的节点,增加导电网络通路的数量,能辅助完善石墨烯的导电网络,增加单位体积的导电粒子的数量,导电性高、电阻率低。另外,本发明制备方法得到的石墨烯复合导电油墨附着力强且硬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电油墨,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复合导电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导电油墨是指用导电材料例如金、银、铜和碳分散在连结料中制成的糊状油墨。具有一定程度导电性质,可作为印刷导电点或导电线路之用。按照导电填料的不同,导电油墨可分为金属系和非金属系两大类。金属系导电油墨主要以贵重金属作为导电填料,因其过高的成本在实际应用中受到很大限制。并且,金属系导电油墨自身存在着易迁移、硫化、抗焊锡侵蚀能力差、烧结过程容易开裂等缺陷。非金属导电油墨中主要以碳系导电油墨为主。碳系导电油墨虽然成本低,但其附着力差、涂层结构不稳定,在实际应用中易出现质量问题,目前研究较为成熟的导电银浆虽然导电性能优异,但银价格昂贵,制备成本过高,不利于其广泛应用。而普通碳系导电油墨中的常见填料包括炭黑、石墨和碳纤维等虽然成本低廉,但其稳定性差、导电性低,显然无法满足未来印刷电子行业的发展需求。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是目前世界上最薄的二维材料,具有极其优异的光学、电学、力学性能,在材料学、微纳加工、光电器件、生物医学材料等领域均有大量的文献报道。随着石墨烯制备技术的发展,石墨烯导电油墨已经涉足各个应用领域,包括功能传感器、光伏电池、柔性电子屏、印刷微型电路以及射频识别等。但石墨烯导电油墨分散性差、易团聚,印刷适性差,不利于大规模生产。因此,研制一种低成本高性能的新型导电油墨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目前将纳米银、石墨烯、碳纳米管三者复合制备导电油墨的报道还很少。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或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复合导电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石墨烯复合导电油墨,以重量份计,包括树脂10-20份、石墨烯纳米银粉10-20份、碳纳米管5-10份、有机溶剂10-20份、分散剂1-3份、消泡剂1-3份、抗氧剂1-3份。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树脂包括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酯树脂、氟碳树脂、丙烯酸树脂、聚酰胺树脂、聚氨酯树脂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有机溶剂包括乙醇、异丙醇、丙二醇、丙酮、四氢呋喃、甲酸乙酯、乙酸乙酯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分散剂为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丁苯橡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十六烷基溴化铵、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TritonX-100(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氧烷类消泡剂。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抗氧剂为BHT、168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石墨烯纳米银粉利用光致还原法制得,具体步骤如下:
将石墨烯置于光催化反应管内,然后向所述反应管内加入空穴捕获剂,超声至分散均匀,再加入硝酸银(AgNO3)水溶液,混匀后将所得混合液置于可见光下光照还原反应1-5h,反应结束后,将产物离心,洗涤,干燥,得到所述的石墨烯纳米银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江纳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九江纳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00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激光雷达导航的履带式无人驾驶有机肥翻抛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