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生产车间用吸尘机器人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10003.4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0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王燕;金大志;华宁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视莱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9/00 | 分类号: | A47L9/00;A47L9/10;A47L9/12;A47L9/20 |
代理公司: | 南京泰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0 | 代理人: | 窦贤宇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生产 车间 吸尘 机器人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生产车间用吸尘机器人及使用方法,涉及吸尘机器人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集风罩装置以及集尘箱装置;集风罩装置包括进风管、集风罩以及滤尘管;进风管外周侧套设滤尘管;滤尘管侧壁固定弧形刮条;集风罩套设在滤尘管外周侧;集尘箱装置包括集尘箱;集尘箱一侧安装抽风机;集尘箱顶端与下进风管低端连通;进风管内安装螺旋过滤装置;螺旋过滤装置包括中心轴;中心轴周侧固定螺旋过滤叶片。本发明通过抽风机抽风形成从集风罩、进风管直至集尘箱的气流;空气中的灰尘经过集风罩、滤尘管以及螺旋过滤叶片三层除尘过滤,实现对工业生产车间内的富含灰尘的空气的清除,方便快捷,便于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吸尘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工业生产车间用吸尘机器人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车间的属性或生产材料的属性,常会导致车间内空气中灰尘浓度很高;但车间内进行生产的过程中,若空气中的灰尘浓度过高很容易导致爆炸等危险的产生。为避免这种状况的产生,很多工厂生产车间安装除尘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业生产车间用吸尘机器人及使用方法,通过抽风机抽风形成从集风罩、进风管直至集尘箱的气流;空气中的灰尘经过集风罩、滤尘管以及螺旋过滤叶片三层除尘过滤,实现对工业生产车间内的富含灰尘的空气的清除,方便快捷,便于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生产车间用吸尘机器人及使用方法,通过抽风机抽风形成从集风罩、进风管直至集尘箱的气流;空气中的灰尘经过集风罩、滤尘管以及螺旋过滤叶片三层除尘过滤,实现对工业生产车间内的富含灰尘的空气的清除,方便快捷,便于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工业生产车间用吸尘机器人,包括:集风罩装置以及集尘箱装置;
所述集风罩装置包括进风管、集风罩以及滤尘管;所述进风管包括上进风管以及下进风管;所述上进风管与下进风管之间通过若干连杆连接;
所述进风管外周侧套设滤尘管;所述滤尘管周侧均布设有若干第一滤孔;所述滤尘管底部固定环板;所述滤尘管侧壁固定弧形刮条;
所述集风罩为上下开口的球状壳体;所述集风罩套设在滤尘管外周侧且位于环板上方;所述集风罩的下开口端内周侧与滤尘管的外周侧匹配;所述集风罩的上开口端内周侧与上进风管外周侧匹配;所述集风罩周侧均布设置有若干第二滤孔;所述弧形刮条与集风罩内周侧匹配;
所述集尘箱装置包括集尘箱;所述集尘箱一侧安装抽风机;所述集尘箱顶端与下进风管低端连通;所述进风管内安装螺旋过滤装置;所述螺旋过滤装置包括中心轴;所述中心轴周侧固定螺旋过滤叶片;所述螺旋过滤叶片上开设若干第三滤孔;所述中心轴顶部固定用于封盖上进风管顶部的盖板。
优选地,所述环板内周侧与滤尘管内周侧重合。
优选地,所述环板底部与弧形刮条对应位置处固定拨块。
优选地,所述盖板上端面中心位置处设置旋钮。
优选地,所述第一滤孔、第二滤孔以及第三滤孔一侧均设置滤网。
优选地,所述螺旋过滤叶片的边缘还胶粘毛刷。
一种工业生产车间用吸尘机器人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过程:
A00:打开所述抽风机形成从集风罩、进风管直至集尘箱的气流;
A01:关闭抽风机后,旋转所述环板带动弧形刮条刮除集风罩内周侧的灰尘;
A02:通过旋转所述旋钮带动螺旋过滤叶片旋转以刷除滤尘管的灰尘;
A03:拔出所述螺旋过滤装置将灰尘清除掉;
A04:取掉所述集风罩并清楚内部灰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视莱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视莱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00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