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收折音响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309693.1 | 申请日: | 2019-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42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 发明(设计)人: | 庹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玲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1/02 | 分类号: | H04R1/02 |
| 代理公司: | 厦门知人匠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55 | 代理人: | 吴慧敏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收折 音响系统 | ||
一种可收折音响系统,包括扩音设备、一上支架单元、一上壳体、一机芯主体、一底架单元和一下壳体;所述上支架单元包括两支臂、一传动机构和一第一驱动单元;每所述支臂均包括一连接臂和一齿轮板;两所述扩音设备分别与两连接臂的自由端固接;所述齿轮板可转动地固接于机芯主体的一侧,该齿轮板的自由端外周沿设有复数个轮齿;两所述齿轮板分别分布于传动机构相对的两侧,所述传动机构具有一齿部,所述轮齿与所述齿部相啮合,且所述齿轮板通过所述轮齿、齿部实现转动设置;所述第一驱动单元驱动传动机构转动设置;所述底架单元包括两支架和一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可控制两支架张开或收拢设置。本发明可以方便快速地实现两扩音设备的收折和展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音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收折音响系统。
背景技术
在繁忙的大都会生活中,人们每天必须面对许多的挑战与压力,使人们每天都保持在紧绷的状态,大多数的人们为了消除压力或让自我在空余之时得以放松身心,因此聆听音乐已成为大多数人消除压力的最好方法之一。
目前在会议、舞台表演等场合都要用到音箱设备。在实际的应用中,人们将所需的音箱安装在支架上,一般常见为搭载固定好不可移动的支架,然而随着娱乐形式的多样化,已产生各种新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收折音响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可收折音响系统,包括扩音设备、一上支架单元、一上壳体、一机芯主体、一底架单元和一下壳体;所述上支架单元包括两支臂、一传动机构和一第一驱动单元;每所述支臂均包括彼此连接的一连接臂和一齿轮板;两所述扩音设备分别与两连接臂的自由端固接;所述齿轮板可转动地固接于机芯主体的一侧,该齿轮板的自由端外周沿设有复数个轮齿;所述机芯主体、两齿轮板、传动机构和第一驱动单元均容纳于上壳体内部;两所述齿轮板分别分布于传动机构相对的两侧,所述传动机构具有一齿部,所述轮齿与所述齿部相啮合,且所述齿轮板通过所述轮齿、齿部实现转动设置;所述第一驱动单元驱动传动机构转动设置;所述底架单元包括两支架和一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可控制两支架张开或收拢设置,所述控制模块位于下壳体内。
基于上述设计,当第一驱动单元驱动传动机构转动,在相啮合的轮齿与齿部的作用下,传动机构转动的同时,两齿轮板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连接臂和扩音设备向外张开(或收拢),实现两扩音设备拉开距离(或收折);在控制模块的作用下,两支架可自动地张开或收拢。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可收折音响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一升降杆和一第一螺杆,所述升降杆的内壁设有螺纹,所述齿部为竖向设于该升降杆的外壁左右两侧的两排第二齿牙;所述升降杆套设于第一螺杆上,并通过所述螺纹与第一螺杆旋转连接;每排所述第二齿牙均与一齿轮板的轮齿相啮合设置;所述第一驱动单元驱动第一螺杆转动设置。第一螺杆在第一驱动单元的作用下转动,升降杆向上升起或下降,两齿轮板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连接臂和扩音设备向下收拢或张开。
所述上支架单元还包括一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一限位板、一红外发射器和两红外接收器,所述限位板竖向且对应于一齿轮板设置;所述红外发射器设于与该限位板相对应的一齿轮板上,两所述红外接收器分别设于限位板的顶部和底部,且所述红外发射器与两红外接收器均对应设置,所述红外发射器和两红外接收器均与第一电机连接。
所述传动机构为一蜗杆,所述齿部为设于蜗杆上的螺旋齿,两齿轮板的轮齿分别与所述螺旋齿相啮合并对称分布于蜗杆的两侧;所述驱动单元驱动蜗杆转动设置。当工作时,两齿轮板的轮齿沿着蜗杆的螺旋齿旋转向上或向下运动,实现两扩音设备拉开距离或收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玲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玲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96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