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仙人掌有孢汉逊酵母的培养方法及畜禽粪便的微生物除臭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08923.2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6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武兴友;武春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咸阳润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兴友;武春锋 |
主分类号: | C12N1/16 | 分类号: | C12N1/16;C02F11/02;C02F103/20;C12R1/78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瞿晓晶 |
地址: | 713706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仙人掌 有孢汉逊 酵母 培养 方法 畜禽 粪便 微生物 除臭 | ||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仙人掌有孢汉逊酵母的培养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仙人掌有孢汉逊酵母菌的培养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培养方法采用固体培养,设备要求较低;并且原料成本低,生产1吨成本在200元以下;本发明培养得到的仙人掌有孢汉逊酵母菌培养物,能够有效减少畜禽粪便中氨气、硫化氢等恶臭气体的释放量;另在分解臭味成分的同时,产生宜人的香味,起到掩蔽臭味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仙人掌有孢汉逊酵母的培养方法及畜禽粪便的微生物除臭方法。
背景技术
畜禽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其中畜禽粪便排放及堆放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气味,对人类、动物本身及周围环境产生了不好的影响。畜禽粪便中的臭气成分包括:挥发性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吲哚类和酚类及挥发性脂肪酸类,主要来源于粪便中微生物对粪便中某些成分的分解代谢。
目前,畜禽粪便除臭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类。物理法是指利用吸附剂和掩蔽剂进行吸附、掩盖而实现除臭,但成本较高。化学法是添加化学物质与恶臭物质发生反应而达到除臭效果,如利用强氧化剂将还原性恶臭物质氧化成无害无臭物质;利用过磷酸钙与粪中产生的氨气发生反应,降低氨气浓度;利用高锰酸钾、硫酸铜、乙酸等物质喷洒垫料,杀死抑制微生物的活动,抑制和降低有害气体的产生。化学法存在反应复杂、成本高、粪便资源化再利用难等缺点,推广较难。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自身的代谢作用使恶臭成分降解为无臭、无害的终产物,达到除臭目的,具有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管理方便等优点,是畜禽粪便除臭的主要方法。
目前,已有多种微生物菌种用于对粪便的除臭,常用的生物菌种有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酵母菌、光合细菌、乳酸菌、黑曲霉等。但这些菌种的除臭效果不佳,且菌株的生产培养一般采用液态培养,所需的设备(例如发酵罐)以及培养基的成分会造成较高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的仙人掌有孢汉逊酵母菌的培养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培养方法采用固体培养,设备要求较低;并且原料成本低,生产1吨成本在200元以下;本发明培养得到的仙人掌有孢汉逊酵母菌培养物,能够有效减少畜禽粪便中氨气、硫化氢等恶臭气体的释放量;另在分解臭味成分的同时,产生宜人的香味,起到掩蔽臭味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仙人掌有孢汉逊酵母菌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仙人掌有孢汉逊酵母菌接种于糖蜜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得到液体培养液;(2)将所述液体培养液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得到仙人掌有孢汉逊酵母固体培养物;所述固体培养基由包括甘蔗皮、菠萝皮和银杏叶的原料制备得到。
优选的,步骤(2)所述液体培养液的体积与固体培养基的质量比为5~8mL:100g;
所述固体培养基的厚度为10~15cm;
所述液体培养液中仙人掌有孢汉逊酵母菌的浓度为(2~5)×107cfu/mL。
优选的,步骤(2)所述培养的温度为28~32℃,湿度为70~85%;所述培养的时间为48~60h。
优选的,步骤(2)所述固体培养基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a)将甘蔗皮、菠萝皮和银杏叶干燥,得到干物质;
(b)将所述干物质粉碎混合,得到混合物;
(c)在所述混合物与水混合,得到固体培养基。
优选的,步骤(a)所述甘蔗皮、菠萝皮和银杏叶的质量比为2~4:2~5:3~6;所述干物质的含水量小于15%。
优选的,步骤(c)所述固体培养基的水分含量为45~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咸阳润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兴友;武春锋,未经咸阳润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兴友;武春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89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