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应力发白的硬质透明聚氯乙烯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08845.6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55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郑志强;汪磊;李白千;但新桥;付强;秦明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33/12;C08L23/30;C08K13/02;C08K5/3475;C08K5/58;C08K5/103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 |
地址: | 52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力 发白 硬质 透明 聚氯乙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应力发白的硬质透明聚氯乙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抗应力发白的硬质透明聚氯乙烯,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聚氯乙烯100份、抗应力发白改性剂组合物8‑12份、稳定剂1.3~1.7份、内润滑剂0.2~0.6份、外润滑剂0.4~0.8份、抗UV助剂组合物0.8~1.2份和颜料0.003~0.007份。本发明提供的抗应力发白的硬质透明聚氯乙烯制品性能和透光率或透明度得到提高,聚氯乙烯制品在受外力时不会发生应力发白现象,延长使用寿命,节能减排,改善本发明所述的抗应力发白的硬质透明聚氯乙烯的加工性和脱模性,从而提高了成材率,降低了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应力发白的硬质透明聚氯乙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聚氯乙烯(PVC)是开发较早的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具有强度高、耐磨性、难燃性、电绝缘性、耐化学腐蚀性好,光学性能优异和低廉的价格。聚氯乙烯是第二大通用塑料,工业和民用市场前景宽阔,目前国内年产量约两千万吨。但是,由于PVC树脂本身在塑化加工性能、热稳定性能、抗氧化性能、耐冲击性能、耐弯曲折白性能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缺陷,导致在实际工业制造应用中受到限制。国内聚氯乙烯制品多为低端产品,填充大量碳酸钙,严重影响产品使用寿命,同时造成资源浪费。为此研发不加填充剂的透明聚氯乙烯高端制品显的尤为重要,但目前国内这方面研究甚少,对抗应力发白的透明硬质聚氯乙烯的研究更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产品性能和透明度得到提高的抗应力发白的硬质透明聚氯乙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抗应力发白的硬质透明聚氯乙烯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抗应力发白的硬质透明聚氯乙烯,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聚氯乙烯100份、抗应力发白改性剂组合物8-12份、稳定剂1.3~1.7份、内润滑剂0.2~0.6份、外润滑剂0.4~0.8份、抗UV助剂组合物0.8~1.2份和颜料0.003~0.007份。
优选地,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聚氯乙烯100份、抗应力发白改性剂组合物10份、稳定剂1.5份、内润滑剂0.4份、外润滑剂0.6份、抗UV助剂组合物1份和颜料0.005份。
优选地,所述抗应力发白改性剂组合物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氯化聚乙烯-苯乙烯的共聚物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
优选地,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氯化聚乙烯-苯乙烯的共聚物占所述抗应力发白改性剂组合物的重量百分含量为60%,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占所述抗应力发白改性剂组合物的重量百分含量为40%。
优选地,所述抗UV助剂组合物包括2-(2H)-苯并三氮唑-2-基)-6-十二烷基-4-甲基苯酚和2-(2H)-苯并三氮唑-2-基)-4,6-双(1,1-二甲基乙基)苯酚。所述2-(2H)-苯并三氮唑-2-基)-6-十二烷基-4-甲基苯酚为透明粘性黄色液体状。
优选地,所述2-(2H)-苯并三氮唑-2-基)-6-十二烷基-4-甲基苯酚和所述2-(2H)-苯并三氮唑-2-基)-4,6-双(1,1-二甲基乙基)苯酚,在所述抗UV助剂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含量均为50%。
优选地,所述稳定剂为甲基硫醇锡,所述内润滑剂为油酸甘油酯,所述外润滑剂为高熔点的氧化聚丙烯蜡,所述颜料为颜料蓝29。
优选地,所述氧化聚丙烯蜡的熔点为150℃-160℃,具有熔点高、熔融度低、润滑性、分散性良好的特点,更适合解决透明聚氯乙烯成型加工中因为熔体粘度大,导致易粘模碳化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日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88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