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碰撞保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08516.1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6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J.黑德;M.吕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B60K1/04;B60L50/6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万欣;陈浩然 |
地址: | 德国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碰撞 保护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碰撞保护装置,具体而言一种用于保护用于在机动车中使用的电池系统(1)的碰撞保护装置(2),包括外部型材(4)、布置在外部型材(4)内的缓冲层(6),其中所述碰撞保护装置(2)具有连接元件(8)以用于在所述碰撞保护装置(2)和电池模块(12)和另外的碰撞保护装置(2b)和/或另外的电池模块(12b)之间建立固定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保护电池系统的碰撞保护装置、一种电池系统以及一种用于制造电池系统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用于保护电池系统的装置和系统从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文件DE 10 2011 002650 A1涉及一种机动车、尤其是混合动力车辆或电动车辆,带有布置在两个车轮拱板(Radkasten)之间的电池,其中电池尤其在侧面碰撞的情况下通过如下方式被保护,即通过在车轮拱板之间在电池的区域中设置长形的、在强力施加的压力负荷下不弯折的保护元件。
文件DE 10 2016 203 553 A1涉及一种电池组件,带有电池壳体,该电池壳体具有槽盆状的电池支架以及覆盖电池支架的电池罩盖,其中在电池壳体的内部布置并固定有至少一个电池模块。在此由塑料或者纤维增强的塑料制成的电池支架构造成带有支架底部和支架壁部。
文件DE 10 2017 000 266 A1涉及一种用于容纳机动车的牵引电池的电池模块支架,带有壳体槽盆和壳体罩盖,其分别构造为夹层结构且分别具有由有机板或铝板制成的上侧和下侧且在其之间布置有热塑性的塑料泡沫。
所提及的现有技术的缺点尤其在于,所提及的电池壳体要么在碰撞情况下不提供足够的保护要么构造得如此坚固以致于其具有过大的重量。此外,已知的电池系统通常与模块化结构相冲突。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部分地消除上文描述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尤其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保护电池系统的装置,其以尽可能简单且成本适宜的方式提供用于碰撞保护的轻的且同时稳定的装置,其此外支持电池系统的模块化结构。
上述目的通过带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装置、根据权利要求8的系统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0的方法来解决。另外的特征和细节由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给出。针对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公开的技术特征在此也结合根据本发明的系统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适用,且反之亦然,从而关于针对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公开总是相互参考或可相互参考。在从属权利要求中阐述了本发明的适宜的设计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保护用于在机动车中使用的电池系统的碰撞保护装置包括外部型材以及布置在外部型材内的缓冲层。在此,代表性的碰撞保护装置通过以下方式而出众,即该碰撞保护装置具有连接元件以用于在所述碰撞保护装置和电池模块和另外的碰撞保护装置和/或另外的电池模块之间建立固定连接。
代表性的碰撞保护装置可优选地在机动车中、尤其在电动车辆或混合动力车辆中使用,并且在该处优选地在车辆的底部处布置在侧边区域中。
根据本发明的碰撞保护装置的代表性的外部型材在此可至少部分地由金属材料、优选至少部分地由铁质材料、至少部分地由钛质材料或者在轻且同时稳定布置的范围内尤其至少部分地由铝质材料形成。此外,代表性的缓冲层可尤其以硬质泡沫等的形式、例如由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或聚氨酯等形成。备选地,作为硬质泡沫还可使用金属泡沫,优选铝质泡沫。金属泡沫具有由孔和空腔引起的低密度,但具有高比刚度和强度。附加地,金属泡沫实现了提升的动能吸收,因此金属泡沫特别适于承受冲击。代表性的缓冲层可以硬质泡沫板的形式或还以硬质泡沫填充物的形式设计。硬质泡沫板在此可已经以成品的状态提供,并且例如粘接在代表性的碰撞保护装置的外部型材内。以这种方式尤其确保了特别简单的安装,而不会在发泡过程中伴随污物产生。另外的方面,硬质泡沫填充物提供了可灵活匹配的形状的优点,并且因此优选适合于在表面丰富的内部结构中使用,尤其当设置尽可能完全的填充时。在借助于硬质泡沫填充物尽可能完全填充的范围内,在此还可在缓冲层内部提供凹口例如以用于引入连接元件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85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