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顺酐生产废液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08374.9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2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夏志强;黄峰;黄马扶;胡先念;秦子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宇新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4 | 分类号: | C02F1/04;F23G7/04;C02F101/34;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邓聪权 |
地址: | 516082 广东省惠州市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废液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顺酐生产废液的处理方法,包括:将废液打入预热器进行预热,预热后的废液依次进入一效加热室,二效加热室以及三效加热室蒸发浓缩后,浓缩液进入焚烧炉处理,气相进入冷凝器冷凝,其中,一效加热室使用生蒸汽进行蒸发,一效加热室产生的蒸汽作为二效加热室的热源,二效加热室产生的蒸汽作为三效加热室的热源,同时,使用真空泵,维持三效加热室负压操作。本发明的处理方法采用多效蒸发浓缩废液,使用的蒸汽量较少,有利于减少生产运行成本,符合节能降耗原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合物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顺酐生产废液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顺酐是顺丁烯二酸酐的简称,又名马来酸酐、2,5-呋喃二酮,是目前世界上仅次于苯酐和醋酐的第三大酸酐。顺酐有强烈刺激气味,难溶于石油醚和四氯化碳,溶于乙醇、乙醚和丙酮,为斜方晶系,无色针状或片状晶体。主要用于生产1,4-丁二醇、γ-丁内酯、四氢呋喃、琥珀酸、不饱和聚酯树脂、醇酸树脂等的原料,也用于医药和农药。
以前多用苯催化氧化法制备顺酐,现在苯法逐渐被正丁烷氧化法所取代。目前绝大部分正丁烷氧化法顺酐后处理采用溶剂吸收-解吸工艺,典型的有Hunstman工艺、Conser工艺以及ALMA工艺,除ALMA采用六氢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E)外,Hunstman与Conser均采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作溶剂。不论哪种工艺,溶剂在使用后含有乙酸、丙烯酸、正丁醇、顺酐等杂质,需要再生。溶剂的再生基本都采用水洗方式,再通过离心机分离水相和溶剂相。分离后的水相中含有乙酸、丙烯酸、顺酸、溶剂(DBP或DIBE)等。其中溶剂DBP带有苯环,DIBE带饱和六元环,该污水COD值约20000~30000mg/L,pH值1~2,B/C比低、可生化性差。
目前工业上大多采用生化法处理,但由于该污水可生化性差,因而需要预处理、厌氧处理、好氧处理、后处理等,工艺流程长,占地面积大、投资大,运行维保复杂;也有工业装置采用传统焚烧法,将废液喷入直燃式焚烧炉,但该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气,经济上不合理;湿式氧化法虽然可以处理含苯环、难生化的废液,但由于需要高温高压条件,同样存在能耗大,不经济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成本更低的顺酐生产废液的处理方法。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顺酐生产废液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废液打入预热器进行预热,预热后的废液依次进入一效加热室,二效加热室以及三效加热室蒸发浓缩后,浓缩液进入焚烧炉处理,气相进入冷凝器冷凝,其中,一效加热室使用生蒸汽进行蒸发,一效加热室产生的蒸汽作为二效加热室的热源,二效加热室产生的蒸汽作为三效加热室的热源,同时,使用真空泵,维持三效加热室负压操作。
优选的,所述预热器使用蒸汽预热或者使用各级加热室的蒸汽凝液预热。
优选的,所述一效加热室所使用的生蒸汽的压力为0.2-0.7MPa;更优选的,所述一效加热室所使用的生蒸汽的压力为0.3-0.5MPa。
优选的,所述焚烧炉为直燃式焚烧炉,焚烧温度为850-1000℃;更优选的,所述焚烧炉焚烧温度为850-900℃。
进一步的,所述浓缩液进入焚烧炉处理中包括向焚烧炉内通入燃料气。
优选的,所述三效加热室负压操作压力包括其顶部气相压力为10-40kPaA;便优选的,所述三效加热室负压操作压力包括其顶部气相压力为12-25kPaA。
优选的,所述直燃式焚烧炉停留时间1-3秒;更优选的,停留时间1.5-2.5秒。
综上所述,运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采用多效蒸发浓缩废液,使用的蒸汽量较少,有利于减少生产运行成本,符合节能降耗原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宇新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宇新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83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