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制油循环泵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07759.3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2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徐成;姚荣祥;周巧霞;丁孟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皖化电机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3/06 | 分类号: | F04D13/06;H02K9/19;H01R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制油 循环 | ||
一种煤制油循环泵。它包括泵壳、承压壳体,所述承压壳体底部设置有下端盖,顶部安装有泵壳,承压壳体下端外壁设置有防爆接线盒,所述承压壳体内部设置有主轴,主轴中段设置有转子,转子外设置有定子,定子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耐油绕组,主轴下端设置有推力轴承,推力轴承上方设置有下导向轴承,主轴的转子上方还设置有上导向轴承,所述主轴的顶端安装有叶轮,所述下端盖底部和承压壳体中段外壁均设置有排污口,所述转子和定子之间设置有循环油路。本发明无论螺栓拧的紧或者拧的松,接线柱和自密封引出线接头都处于连接状态,而且能保证良好电性连接,自密封引出线接头与循环泵壳体的密封性不受螺栓的松紧程度影响,始终能保持良好的密封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循环泵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煤制油循环泵。
背景技术
煤制油(Coal-to-liquids, CTL)是以煤炭为原料,通过化学加工过程生产油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一项技术,包含煤直接液化和煤间接液化两种技术路线。煤的直接液化将煤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通过催化加氢直接液化合成液态烃类燃料,并脱除硫、氮、氧等原子。煤的间接液化工艺是先对原料煤进行气化,再做净化处理后,得到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原料气,然后在270C ~350C左右,2.5MPa以及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出有关油品或化工产品。即先将煤气化为合成气(CO+H2),合成气经脱除硫、氮和氧净化后,经水煤气反应使H2/CO比调整到合适值,再Fischer-Tropsch催化反应合成液体燃料,典型的(Fischer-Tropsch)催化反应合成柴油工艺包括:煤的气化及煤气净化、变换和脱碳;F-T合成反应;油品加工等3个步骤。气化装置产出的粗煤气经除尘、冷却得到净煤气,净煤气经CO宽温耐硫变换和酸性气体脱除,得到成分合格的合成气.合成气进入合成反应器,在一定温度、压力及催化剂作用下,H2和CO转化为直链烃类、水及少量的含氧有机化合物.其中油相采用常规石油炼制手段。F-T合成柴油的特点是:合成条件较温和,无论是固定床、流化床还是浆态床,反应温度均低于350℃,反应压力为2.0~3.0MPa,且转化率高,间接液化几乎不依赖于煤种(适用于天然气及其它含碳资源),而且反应及操作条件温和,间接法虽然流程复杂、投资较高,但对煤种要求不高,产物主要由链状烃构成,因此所获得的十六烷值很高,几乎不含硫和芳香烃。
由煤炭气化生产合成气、再经费-托合成生产合成油称之为煤炭间接液化技术,采用煤炭气化技术和费-托法合成技术,可生产汽油、煤油、柴油、合成蜡、氨、乙烯、丙烯、α-烯烃等石油和化工产品。煤炭间接液化过程中需要用到循环泵,煤制油循环泵的泵和电机都是一体的,油的热量高,会使泵组温度长期处于高温状态,而其内部的电机却不能承受高温,因此电机内需要降温并保持在一定的温度内,但是当前是采用内部循环降温,其热量高,降温慢,形成的高温会对电机的绝缘、都有着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煤制油循环泵,将循环油路与排污口、热交换器之间连接形成一个内外循环的回路,通过在外部进行热交换散热,从而可快速散发电机内部热量,降低电机环境温度,无论螺栓拧的紧或者拧的松,接线柱和自密封引出线接头都处于连接状态,而且能保证良好电性连接,自密封引出线接头与循环泵壳体的密封性不受螺栓的松紧程度影响,始终能保持良好的密封效果。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皖化电机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合肥皖化电机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77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
- 下一篇:流体压力执行器的动作量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