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过氧化氢和过碳酰胺的复合消毒剂配方、产品及其制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07549.4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4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天德;王辑芳;张怡;何双义;何婧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天德 |
主分类号: | A01N59/00 | 分类号: | A01N59/00;A01N47/28;A01P3/00;A01P21/00;A01P1/00;A61K31/327;A61K33/40;A61P31/04;A61P31/02;C05C9/00;A61K8/38;A61Q17/00;A61Q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李岩 |
地址: | 100107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氧化氢 碳酰胺 复合 消毒剂 配方 产品 及其 制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氧化氢和过碳酰胺的复合消毒剂配方、产品及其制法,其中所述复合消毒剂配方包括重量份的以下成分:质量分数为3%至9%的过氧化氢水溶液,A份;固体过碳酰胺,B份;固体芬顿试剂,C份,所述固体芬顿试剂包括亚铁盐和过碳酰胺;其中,A:B介于100:1至100:3之间;A:C介于1000:1至1000:3之间。通过本发明的复合消毒剂配方及其制法得到的复合消毒剂过氧化氢和过碳酰胺的浓度低,具有优异的消毒效果,在生产、保存和运输过程中都更加的安全和便利以及没有刺激性气味等优点,是一种具有良好使用体验的一种新型消毒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生消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浓度的过氧化氢和过碳酰胺的复合消毒剂配方、产品及其制法。
背景技术
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一直活跃在我国消毒剂市场上的第二代消毒剂过氧乙酸,尽管存在着不稳定易分解、刺激性气味大、腐蚀性强等缺点和不足,仍然是我国目前主要消毒剂品种。随着经济技术发展和人民生活健康水平的提高,人民迫切需要高效广谱、使用方便、物美价廉、安全环保和无毒绿色的消毒剂品种,因此,替代过氧乙酸的新型消毒活性物过氧丁二酸、过氧碳酰胺等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应运而生。本发明人二十年来一直致力于优良的消毒剂制品的研发,研制出替代过氧乙酸的新型消毒活性物过氧丁二酸和过氧碳酰胺,接着又开发出新型过氧化物增效剂固体剂型的芬顿试剂,申请了专利如下:
1. 2000年 本人申请并授权了国家发明专利CN1247095C(一种消毒组合物及其制法);
2. 2001年 本人申请并授权了国家发明专利ZL0112067X(复方双氧片及其制法);
3. 2015年 本人又申请了发明专利CN105129957X(一种固体剂型芬顿试剂)。
其中过氧碳酰胺作为一种新型的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具有优异的杀菌性能,研究人员发现过氧碳酰胺为过氧化氢类消毒剂,当过氧化氢含量为30 g/L时,作用20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茵的杀灭对数值5.0;含量为40 g/L时,作用80 min,对枯草杆茵黑色变种芽胞的杀灭对数值5.0,且常温下存储比较稳定。过氧碳酰胺消毒液对小白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LD50值为5840 rag/kg·bw,属实际无毒级,对大白兔皮肤无刺激性。在292~2920 mg/kg·bw剂量范围内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未发现微核作用。说明过氧碳酰胺具有良好的消毒效果,能有效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动物实验结果属实际无毒级,对皮肤无刺激性。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具有高效、广谱、作用迅速的抗微生物作用特点,是一类安全、绿色环保的消毒剂,但是因为过氧化物本身具有活泼化学性质的特性,给运输、保存及使用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如何获得高杀灭效果、高稳定性、使用便利和低成本的新型消毒剂仍是目前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过氧化物类消毒剂由于化学性质活泼易分解、具有刺激性气味,带来的运输、保存及使用上不便的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过氧化氢和过碳酰胺复合消毒剂配方,包括重量份的以下成分:
质量分数为3%至9%的过氧化氢水溶液,A份;
固体过碳酰胺,B份;
固体芬顿试剂,C份,所述固体芬顿试剂包括亚铁盐和过碳酰胺;
其中,A:B介于100:1至100:3之间;A:C介于1000:1至1000:3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氧化氢水溶液中的过氧化氢:所述固体过碳酰胺:所述固体芬顿试剂的质量比为3:1:0.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氧化氢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5%或9%。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过氧化氢和过碳酰胺的复合消毒剂产品,包括重量份的以下成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天德,未经张天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75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