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相厌氧发酵预脱氨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07548.X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9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周旭健;廖达琛;孙科;楼志杰;胡达清;叶强;赵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107 | 分类号: | C12M1/107;C12M1/02;C12M1/00;C10L3/10;B01D53/76;C12P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张羽振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相 发酵 预脱氨 系统 装置 方法 | ||
1.一种两相厌氧发酵预脱氨的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配罐(1)、水解酸化罐(2)、固液分离机(6)、脱氨塔(7)、匀浆池(10)、物料泵(11)、产甲烷罐(12)、预处理系统(13)和发电机系统(14);所述调配罐(1)的输出端连接至若干个水解酸化罐(2)的顶部进料口,水解酸化罐(2)的顶部出气口连接至预处理系统(13)的输入端,水解酸化罐(2)的底部出料口连接至固液分离机(6)的进料口,若干个水解酸化罐(2)之间并联;固液分离机(6)的固体出料口连接至匀浆池(10)的输入端,固液分离机(6)的液体出料口连接至脱氨塔(7)的进料口;脱氨塔(7)的液体出料口连接至匀浆池(10)的输入端;匀浆池(10)的输出端通过物料泵(11)连接至产甲烷罐(12)的输入端,产甲烷罐(12)的输出端连接至预处理系统(13)的输入端,预处理系统(13)的输出端连接至发电机系统(14)的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相厌氧发酵预脱氨的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化罐(2)侧部安装有侧部搅拌机(3)和液位计(4),水解酸化罐(2)底部装有出料阀(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相厌氧发酵预脱氨的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氨塔(7)的出气口连接至管式气液换热器(8)的输入端,管式气液换热器(8)的输出端连接至氨吸收塔(9)的输入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相厌氧发酵预脱氨的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气液换热器(8)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其中出水口连接至发电机系统(14)的进水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相厌氧发酵预脱氨的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系统(14)的蒸汽出口连接至脱氨塔(7)底部的蒸汽入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相厌氧发酵预脱氨的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氨塔(7)采用填料塔。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相厌氧发酵预脱氨的系统装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高含氮的有机废弃物和水在调配罐(1)内调配成一定的浓度,分批次送入水解酸化罐(2)内进行水解酸化反应;
步骤2),水解酸化过程中,水解酸化罐(2)的侧部搅拌器(3)对物料进行间歇性搅拌,反应时间根据物料的性质而定,水解酸化过程产生的气体从水解酸化罐(2)顶部排出与产甲烷罐(12)产生的沼气一同收集;反应后的物料则经水解酸化罐(2)底部的出料阀(5)排出,当水解酸化罐(2)内的物料含量少于1/4时,则出料阀(5)自动关闭,留在水解酸化罐(2)内的物料作为下一次反应接种物;
步骤3),将水解酸化后的物料采用固液分离机(6)进行固液分离,其中固体经螺旋或皮带输送机送至匀浆池(10),含有高浓度氨氮的液体则泵送至脱氨塔(7);
步骤4),含有高浓度氨氮的液体经脱氨塔(7)顶部的喷淋系统进行喷淋,在塔内填料的作用下与从底部喷射的高温蒸汽进行充分接触,使液滴中的氨氮吹脱;
步骤5),氨氮和蒸汽乏气的混合气体从脱氨塔(7)顶部排出,经管式气液换热器(8)换热后进入氨吸收塔(9)吸收;脱氨塔(7)底部的液体收集后泵入匀浆池(10),与固液分离后的固体进行混合、搅拌和均匀后泵送至产甲烷罐(12)进行二级发酵;
步骤6),产生和收集的甲烷气体经预处理系统(13)后通入发电机系统(14)进行热电联产,产生的蒸汽用于脱氨塔(7)脱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两相厌氧发酵预脱氨的系统装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水解酸化温度设置为35-38℃。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两相厌氧发酵预脱氨的系统装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高温蒸汽温度为130-160℃。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两相厌氧发酵预脱氨的系统装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二级发酵温度设置为55-5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754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