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鞣填充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307537.1 | 申请日: | 2019-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82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 发明(设计)人: | 沈晓军;兰茜;许晓红;罗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4C3/08 | 分类号: | C14C3/08;C14C3/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许建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填充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鞣填充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双醛淀粉为基料,同时用降解剂,改性剂等助剂经过改性处理制得;先用工业胰酶对双醛淀粉进行第一次降解处理,再用酸降解剂进行第二次降解,酸降解剂上选用的是硫酸水溶液、盐酸水溶液和乳酸水溶液的混合物;接着通过用改性剂对降解后的双醛淀粉进行改性处理;在改性剂上选择了己二烯酒石酸二胺、3‑(4‑氯苯基)戊二酸和1,3‑二氨基‑2‑丙醇的混合物,在这些物质的协同作用下,能够大大提高产物的复鞣填充性能。本发明的复鞣填充剂应用后具有良好的填充效果,坯革丰满柔软,粒面平细,得革率高;同时可以明显减少废液中的铬含量,废液中铬含量可降低85%,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绿色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皮革化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复鞣填充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鞣制是生皮转变成革的加工过程,主要包括初鞣、复鞣等工艺,其中复鞣是对蓝湿皮/白湿皮进一步加工,调整其性质以达到胚革的要求,并赋予胚革特有的感观性能和使用性能。复鞣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复鞣剂不仅能够进一步改变蓝湿皮/白湿皮的电荷或状态,有利于后续染料的均匀着色和加脂剂的均匀渗透,还具有一定的填充作用,故又称复鞣填充剂。
作为轻工行业第二排污大户的制革工业,污染问题是困扰我国制革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头等大事,目前85%以上的皮革均采用铬盐为鞣剂,铬鞣过程常常产生大量的含铬固体废弃物和含铬的鞣制废水对环境危害大,近年来开发无污染且性能优异的绿色皮革化学品,从源头上解决制革的污染问题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
淀粉是有机化工和高分子化工的主要原料之一,具有来源广泛、可再生、易生物降解、低成本、无毒无害等特点,经过改性的淀粉性质各异,适应不同的应用领域。对淀粉引进醛基官能团得到的双醛淀粉,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如碱溶性、易糊化、不易发霉、低毒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等。双醛淀粉对皮革中的胶原质、动物皮蛋白等含氨基、亚氨基的多肽物质具有较好的反应活性,使皮革具有颜色浅淡、柔软及耐水洗等优点。但是双醛淀粉对蓝湿皮/白湿皮的渗透性较弱,不能充分与胶原纤维发生结合,直接应用的效果并不理想,这大大限制了双醛淀粉在皮革加工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双醛淀粉的复鞣填充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复鞣填充剂对皮革的复鞣效果较好,同时减少了铬污染,更加绿色环保。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鞣填充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物质组成:
双醛淀粉90-110份;
降解剂8-15份;
改性剂5-10份;
分散剂2-4份;
催化剂0.5-1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改性剂为己二烯酒石酸二胺、3-(4-氯苯基)戊二酸和1,3-二氨基-2-丙醇的混合物,其质量比为1:3:1。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降解剂为酶降解剂和酸降解剂的混合物,其质量比为1:4。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酶降解剂为胰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酸降解剂包括下列重量份物质组成:
硫酸水溶液1-3份;
盐酸水溶液1-2份;
乳酸水溶液1-2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硫酸水溶液、盐酸水溶液和乳酸水溶液的质量浓度均为15-3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散剂为月桂酸二乙醇酰胺和羟乙基纤维素的混合物,其质量比为2:1。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催化剂为乙酸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未经温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75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