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性单元和用于制造线性单元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307395.9 | 申请日: | 2019-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67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 发明(设计)人: | H·鲍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费斯托欧洲股份有限两合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C29/02 | 分类号: | F16C2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益华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8 | 代理人: | 张素玲;赵飞 |
| 地址: | 德国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线性 单元 用于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至少一个可线性移位引导的杆和与其平行地可线性移位引导的引导单元之间建立线性单元的轴向无间隙的驱动连接的方法。引导单元设计成能相对于壳体元件在两个行程末端位置之间移位,在建立驱动连接时耦合元件将引导单元连接到杆。杆具有与耦合元件邻接的定心套筒,其被设计为至少部分地穿入从端面侧布置在壳体元件上的支承盖中。还涉及线性单元,其具有至少一个可线性移位引导的杆和与其平行地可线性移位引导的、被设计成通过耦合元件连接到杆的引导单元。线性单元包括壳体元件,其设计成能相对于引导单元在两个行程末端位置之间移位。杆具有邻接耦合元件的定心套筒,在壳体元件和耦合元件之间布置可移除地形成的间隔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性单元和用于建立线性单元的轴向无间隙的驱动连接(Mitnahmeverbindung)的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的线性单元通常包括可线性移位地引导的活塞杆和与其平行地可移位地引导的引导单元。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单元可以与活塞杆一起相对于壳体移位。在大多数情况下,活塞杆借助于轴向耦合器被固定到与引导单元连接的轭架上。在这种轴向耦合器中通常存在轴向间隙,该轴向间隙在线性驱动器的运行中自身表现为扰人的咔嗒噪声。在线性驱动器的寿命期间,这种间隙可以增大,由此,除了声学效应之外,线性驱动器的精度也会降低。精度降低可能是因为例如密封元件的区域中的磨损而造成。
在现有技术中的已知的解决方案具有例如单侧打开的轭板,该轭板带来的优点在于,活塞杆具有足够大的轴向运动自由度。虽然这种运动自由度降低了在线性驱动器的运行中的咔嗒噪声的发生,但是,活塞杆的轴向运动自由度通过活塞杆的可能的偏转而增大了在线性驱动器的杆密封件上的磨损。杆密封件的增加的磨损降低了线性驱动器的寿命。
专利公报EP 1 738 087 B1公开了一种用于在至少一个可线性移位地引导的杆和线性驱动器的与其平行地可线性移位地引导的引导单元之间建立轴向无间隙的驱动连接的方法。在建立驱动连接的情况下,引导单元的耦合构件突出到杆的端面的前部并且与杆粘合在一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属于开头所述技术领域的线性单元,该线性单元尽可能地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造线性单元的方法,该方法实现了简单的安装,同时延长了线性驱动器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包括一种用于在至少一个可线性移位地引导的杆和与其平行地可线性移位地引导的引导单元之间建立线性单元的轴向无间隙的驱动连接的方法。所述引导单元被设计成能够相对于壳体元件在两个行程末端位置之间移位,并且在建立驱动连接时,耦合元件将所述引导单元连接到所述杆。所述杆还具有与所述耦合元件邻接的定心套筒,所述定心套筒被设计用于至少部分地穿入到从端面侧布置在所述壳体元件上的支承盖中。所述方法具有以下步骤:利用至少一个紧固螺钉轴向地拧入包括所述耦合元件和所述杆的运动单元,使得在横向于移位方向上所述耦合元件和所述杆之间仍然可以进行相对运动。然后,将所述引导单元和所述杆变换到第一行程末端位置,使得所述定心套筒穿入到线性单元的壳体元件的从端面侧布置在壳体元件上的支承盖中。在随后的步骤中,在这种状态下拧紧所述紧固螺钉,然后将运动单元变换到与第一行程末端位置相反的第二行程末端位置,随后将间隔部件布置在所述壳体元件和所述耦合元件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费斯托欧洲股份有限两合公司,未经费斯托欧洲股份有限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73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